消防员在一栋待拆迁的民房里做了一次实验,模拟电动车发生火灾时的损害情况。实验将三辆电动车停放在窗边,另外三辆电动车停放在楼道里,分别模拟了生活中给电动车充电最常见的两种场景。
情景一:电动车通过私拉乱接电线进行充电,或是电动车虽然通过集中充电桩进行充电,但是集中充电桩距离主体建筑防火间距不足可能导致蔓延的场景。
情景二:电动车在楼道里停放或者充电时发生自燃的火灾场景。
实验开始,消防员人为造成电动车电池短路。
短路后电动车立刻产生明火,火焰温度为130℃。
30秒后,火焰温度升到310℃。

2分钟后,火焰温度达到680℃,明火迅速蔓延。
实验进行到3分钟,电动车已经被火焰包裹,温度达到1200℃,整栋楼浓烟笼罩。
实验中,电动车燃烧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

烟气从一楼开始逐渐通过烟囱效应蔓延到三楼。

实验显示,电动车短路30秒就会出现明火,3分钟就达到上千摄氏度高温,如果是在室内,有毒烟气会以3m/s的速度切断逃生通道,当人体吸入高温烟气,气管会被灼伤,导致窒息。毒气会使人出现头痛、晕眩、胸闷等症状,甚至死亡。
此外,大量的黑烟造成楼内光线不足,人员的自救和逃生都极其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