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放假通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23 12: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金华
阅读: 3284 评论: 0



今天是2020年12月22日
即将迎来2021年的第一个小长假
元旦放假时间为
1月1日至3日
共3天
121443zi9o99hh132ww372.gif

元旦假期小型客车不免通行费

根据《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小型客车免费通行的时间范围为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等四个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当年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确定的上述法定节假日连休日。所以,元旦假期高速公路是照常收费的,上高速需要缴通行费。

注意戴口罩,少聚集!

在享受元旦小长假的同时,大家也要对新冠肺炎疫情保持警惕,做好个人防护!

12月19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88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表示,元旦将至,应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意识,做好个人防护,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公勺公筷,间隔用餐、不扎堆等健康生活习惯。

晴冬至,会烂年边吗?

昨日冬至,天气晴好,早晨除了浙南中南部和沿海地区以外,全省大部最低气温直接掉到了0℃以下,尤其杭州,达-0.4℃,为入冬以来杭城最低气温首次跌破0℃。

民间常常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晴冬至,烂年边”,意思是:冬至有了好天气,到过年多雨雪天。这让人不禁担忧了起来。

晴冬至真的烂年边吗?怎么理解?

1

首先,这是千百年来口口相传的一句民间谚语。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是因为人们在应用中发现,这种前期出现的“晴天气”存在着与后期“阴雨”天气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且由于谚语中“年边”时间每年不固定,一般古代正月十八前都是“过年期”,前后时间跨度较大。每当出现“晴冬至”时,在如此长的时间里,只要出现一段阴雨期,无论是过年前期出现,还是中后期出现,人们就认为这句谚语“很准”。

2

从天气学上看,某地某日天气是由当地的天气系统决定的。仅用这句谚语来确定春节期间的天气是不很科学的。特别是有了现代天气学的发展,人们一周到十天的天气预报准确率大大提高。“晴冬至烂年边”已经很少有人应用于实践,而只是一句谚语。

所以,不能仅凭冬至的天气情况,就对春节期间的天气进行猜测和下定论。

暖空气最近占据了天气系统的上风,一键按下了制暖键。预计今天我省气温继续缓步上升,并在23日白天达到最高,最高气温可以到达10℃以上。但是温度爬的越高也预示着,天气系统开始转变。

随着暖湿气流的增强和冷空气的碰撞,23日夜里开始阴雨天气回归,范围主要以浙中南地区为主,总体强度不强,这场降水过程一直要到24日夜里才缓慢移出我省。之后晴好天气回归,下一轮降水也要到26日左右了。

2021年其他假期安排

除了元旦小长假之外,2021年还有更多重要假期值得期待。

一、元旦:2021年1月1日至3日放假,共3天。

二、春节:2月11日至17日放假调休,共7天。2月7日(星期日)、2月20日(星期六)上班。

三、清明节:4月3日至5日放假调休,共3天。

四、劳动节:5月1日至5日放假调休,共5天。4月25日(星期日)、5月8日(星期六)上班。

五、端午节:6月12日至14日放假,共3天。

六、中秋节:9月19日至21日放假调休,共3天。9月18日(星期六)上班。

七、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9月26日(星期日)、10月9日(星期六)上班。

假期要玩好,更要防好

元旦、春节假期即将到来,关于个人防护,出行时一定要注意以下七个方面:
 
一、保持警惕,谨慎出行。患有慢性疾病、60岁以上老人,出发前建议听取专业医生的健康状况评价,慢性病发展或罹患其它急性疾病的一定要避免前往疫情发生地。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该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做好防护物品准备,按照停留时间、旅行地卫生设施状况等,准备适量的口罩、免洗手消毒剂等。
 
二、避免扎堆,错峰出游。避开热门景点或景点的高峰时段,避免在密闭空间内开展娱乐项目,并提前联系景区,了解当地防控政策。国内旅行可首先查阅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了解旅游目的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及旅游建议。同时可拨打当地12320卫生健康咨询热线询问当地防控建议。国际旅行可查阅世界卫生组织网站、海关总署网站或目的地国家的官方网站,了解目的地的疫情发生情况。不建议前往当前疫情严重的国家和地区。
 
三、注意卫生,做好防护。不参加聚会及大规模聚餐,不到人员密集的地方或者空气不流通的地方。正确佩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多喝水,注意呼吸道礼仪。
 
四、文明出行,遵守规定。如果乘坐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要遵守秩序和乘务人员的管理要求,全程佩戴口罩。乘坐交通工具时候,尽量减少饮食。
 
五、配合检查,保持间距。自觉配合旅游目的地和景区体温测量工作,有序排队,保持人际距离。自觉佩戴好口罩和主动出示健康码,公民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我们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呼吁每个公民都要遵守当地的防护指引,按照防护指引去做,今天麻烦一点,繁琐一些,增加了一些临时性的“负担”,但是我们可以确保自身的安全和一方民众的安全。
 
六、公勺公筷,间隔用餐。普通就餐建议选择卫生条件好的餐厅,就餐前要做好预约。景区内建议首选外带食品,如需餐厅用餐,建议间隔落座或同侧用餐,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
 
七、卫生入住,开窗通风。住宿应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宾馆,入住后要开窗通风。建议采用非现金支付消费,减少接触,降低感染病菌的风险。

假期要玩好,更要防好!

来源:工人日报、浙江天气、杭州日报、宁波晚报、楚天都市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细心的观察世界,认真的品味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评论0
手机版|小黑屋|浙公网安备 33038302330605号|龙港论坛 |浙ICP备19040956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回复 列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