舥艚追“鲜”者!龙港老方,和他的那片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温州
阅读: 150 评论: 0
163246r3w5ahht6ipz6r5f.jpeg


舥艚老陡门

千年历史渔业古镇

以前,这里的码头经常堵车、堵船

现在,这里有了4个标准渔业码头

长长的护岸、宽敞的港区道路

渔船、货车运输更加通畅、方便

市民可以第一时间吃上更鲜美的海味


163246hurffenizzen0zh8.png

蛟龙出港,港在舥艚!8月5日开渔前夕,龙港舥艚渔港,大大小小的各式渔船阵列在港口两岸,绵延几百米,如列阵待发的士兵。老渔民方思通争分夺秒检查“浙龙港渔00555”的设备和渔具,期待着开渔的到来。

“我们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了七七八八,就等着通过检查出海咯!”老方的手黝黑、粗糙,是一双非常典型的渔民的手,厚厚的老茧拂过被打理得清清爽爽的渔船,舱体上“好运常伴”四个字还很鲜艳。

这是老方的第四艘船,船龄六年,属于流刺网渔船,可以捕到带鱼、鲳鱼、黄花鱼等体形偏大的经济鱼类,配有容量可观的冰舱、活鱼舱和完备的定位、安全系统。“跟四十年前相比,鸟枪换炮咯。”

163246kmnhjyeyy3bkbe8e.png

老方自父辈起便生活在舥艚老陡门,这是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渔业古镇。他的第一艘船,是连攒带凑,掏空几百块家当买的一艘十余米长、宽不过五米的小木船,那时候的“老方”还是十几岁的青年“小方”。

“船就这么点大,也没什么安全措施和保鲜设备,叫上五个人,加满柴油机就能出航,也开不了太远,顶多来回8小时的航程。”老方站在如今的舥艚渔港步道上比画道,“那时候哪有这样的渔港,几个破石墩加几块旧木板,就是一个码头。”

“小方”和他的小木船就在这样的码头上,辛苦劳作了十余年,他娶妻生子“升级”当上爸爸,也有了一些积蓄,小木船的安全性和承载量已经满足不了他的需求。1994年,拿着政府补贴的五万块钱,“小方”将他的木船“升级”成了铁皮船。

这艘船不仅长度翻了一倍不止,金属船体也不易腐蚀、抗风能力强,特别是柴油机的动力“给力”,航海里程远,天气好的时候,他可以一次出航三四天,“出海条件比之前好多了”。

那时候的龙港镇,已经是全国闻名的“农民城”,乘着时代的东风,一切都欣欣向荣。他的船只要一回到港口,马上就有收渔获的人举着钞票围上来,只等着抢第一手的新鲜渔获。

风里来,雨里去,方思通用一网一网的鱼养着这个小家,在一趟趟的起帆与归航里,“小方”被海风吹成了“老方”。“日子越来越有奔头,这一切的辛苦便值当了。我的第三艘船是千禧年换的,有35米长,航程和动力跟第二艘比,又是‘长进’了不少,捕鱼的种类更多了。”

当老方再次迎来人生“升级”——当爷爷的时候,他的渔船也更新换代到了“第四代”,龙港镇更是迎来了“撤镇设市”的巨变。

163246k23qv8u2621no1u2.jpeg

方思通和浙龙港渔00555。孙坤/摄

老方指着船身上“浙龙港渔00555”的字样笑着,像在看自己的孩子,“‘老四’是2018年到我身边的,那时候还叫‘浙苍渔’。2019年龙港‘撤镇设市’后,我第一批递交渔船更名手续。政府还给我们配齐了各种系统、仪表,船舱环境也做了改造提升,不用渔民自己出钱。”在老方看来,现在出海的时候生活比以前舒服多了,更为重要的是,渔船在海上作业时安全了许多,在发达的通信系统的帮助下,渔获捕捞销售也比从前高效。

163246c68ehhlgjq7447iw.png

“这里是我们的合作社,台风信息、行情价格……工作人员收到消息就会尽快通知到我们,还有渔船的文件申报、审核检查工作,他们也会帮我们办理——我们渔民嘛,一辈子海上漂,笔头上也不灵光。”老方自嘲着,他口中的惠利渔业合作社就坐落在舥艚渔港边,隔着港湾看向对岸,便是曾经的老陡门码头。

163246mtftnzzeg7al88gh.jpeg

舥艚渔港小村。池长峰/摄

如今,“码头”旧址已是另一方天地。老方望着不远处落成开放刚满一年的渔文化广场,那里曾是渔民往来两岸最繁忙的通道,现在则是市民游客争相打卡的海滨休闲度假地。用地280亩、总投资8.79亿元的舥艚渔港小村动工后,承载了几十年“龙港渔村”记忆的老陡门社区和永安社区将在3年里“脱胎换骨”,被打造成集浮潜运动体验、文化艺术、自然教育、节庆活动、海鲜餐饮、主题民宿等功能于一体的渔港特色旅游新地标。

“这五年,变化太大,越变越好了!”方思通兴奋地说道,舥艚渔港以前经常堵,堵车、堵船,要是遇上退潮,半天就荒废了。现在有了4个标准渔业码头,长长的护岸、宽敞的港区道路,渔船进出港更加通畅、货车运输鱼货更加方便,市民可以第一时间吃上更鲜美的海味。

163246jcsgiwp1195ciima.jpeg

东海追鲜,百舸争流。陈荣闯/摄

越变越好,就像大海的旭日一样蒸蒸日上,如龙港,如舥艚,亦如老方的小家。年近花甲的老方,聊起几年后的退休生活:“卖了船,回家休息带孙子去。”老方知道,他的航程,总会迎来归港。但正如这油灯换了霓虹、木舟换了钢船的港口,龙港的渔火,生生不息,永远不会熄灭。



来源/龙港市融媒体中心

资料/温度新闻

记者/王嘉叶 金道汉

编辑 一审/叶琼华

二审/王木记 范呈祥
三审/李甫仓


龙港论坛(lgbbs.cn)是以龙港市为中心,覆盖鳌江宜山钱库金乡等周边一个具有影响力的本地生活消费社交平台,讨论本地热点新闻、爆料八卦、分享身边美食、晒出生活美图、参与线上线下聚会,下载龙港人帮你找到龙港共同兴趣爱好的圈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评论0
手机版|小黑屋|浙公网安备 33038302330605号|龙港论坛 |浙ICP备19040956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回复 列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