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财政部和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政策有关情况,一起来看
强化普及普惠。国家统一实施的免保育教育费政策覆盖所有幼儿园大班儿童,预计今年秋季学期将惠及约1200万人。
稳妥有序推进。综合考虑我国国情,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免保育教育费,确保政策可持续。后续将适时研究完善政策措施,让更多孩子享受到政策红利。
加大政府投入。保育教育费占家庭学前教育总支出的比例较高,免除费用后,家庭的教育支出将有效降低。仅今年秋季一个学期,全国财政将增加支出约200亿元,相应减少家庭支出200亿元。
经费合理分担。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由中央与地方共同分担,中央财政拿大头,对中西部地区予以倾斜。各地统筹安排中央补助资金和自有财力,确保及时足额拨付资金,保障这项惠民政策顺利实施。
在免费项目上,明确免除保育教育费;在免费年限上,从幼儿园大班开始。为充分体现免费政策的普惠性和公平性,这次免保育教育费政策覆盖幼儿园大班所有适龄儿童,既包括公办园,也包括民办园;既包括城市幼儿园,也包括乡村幼儿园,让所有在园大班儿童都能享受到这一政策红利。
关于保育教育费按照什么标准免,国办《意见》明确,按照地方有关部门制定的公办园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执行——
比如某个民办园经批准的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是每人每月800元,所在地同类型公办园的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为500元;
政策实施后,公办园大班儿童就不用再交保育教育费了,民办园大班儿童只需交差额部分,也就是300元。
在距离秋季学期开学不到一个月,财政部表示,将继续与教育部密切协作、通力配合,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确保免费政策落实落地。
尽快下达中央补助资金。财政部已足额安排了中央财政需要承担的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将于近期下达。
指导地方抓紧制定细化工作举措。落实国务院要求,指导各省结合地区实际,分类细化省域内免保育教育费财政补助标准等,尽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其中部分地区此前已实施学前教育资助的,要做好政策衔接。
督促地方落实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各省级财政、教育部门统筹安排中央补助资金和地方相关资金,落实省域内幼儿园免保育教育费财政补助资金,并及时拨付,确保不因实施免费而影响幼儿园正常运转。
加强资金监督管理。各地加强日常监控,强化监督检查和信息公开,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有效,对于虚报冒领、挤占挪用、滞拨缓拨补助资金等行为,依法依规追究相应责任。
国办《意见》明确,对因免保育教育费导致幼儿园收入减少的部分,由财政对幼儿园予以补助,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其中,中央财政对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分别按80%、60%和50%的比例分担。
在推动政策落实方面,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督促各地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后,尽快部署实施,倒排工期推进政策落地。指导各地对幼儿园园长及资助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各地将在8月底前完成相关准备工作,让大班儿童在今年秋季学期开学时就能享受到政策红利。
依托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幼儿园在园儿童学籍信息管理,精准审核在园儿童数据及受助信息,做到真实准确、不重不漏。
全国幼儿园数量多、分布广。教育部、财政部将对各地落实情况进行动态监测,跟踪评估实施效果,指导各地不断优化政策举措,真正把利民政策落到实处。
免除学前一年保育教育费政策实施以后,财政部将密切关注各地政策落实情况,切实把好事办好。同时,将综合考虑学前教育学龄人口变化、财力状况等因素,会同教育部研究适时完善免费政策,让更多孩子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