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24日下午,非洲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城传来喜讯——在《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COP15)国际湿地城市认证仪式上,温州正式获得“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授牌。这标志着温州湿地生态保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成就,获得了国际的高度认可,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国际湿地城市”认证奖牌 “国际湿地城市”认证由联合国旗下国家政府间机构——国际湿地公约组织评估认证,代表了一座城市在湿地生态保护领域的最高荣誉。温州此次成功获此殊荣,不仅是对我市长期以来湿地保护成效的充分肯定,更彰显了温州湿地生态建设成果已跻身世界领先行列。
省级重要湿地·三垟湿地
据介绍,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提名竞争激烈,每三年开展一次,除了要满足公约组织制定的准则外,还须经过国内、国际两轮严格审核。自2021年启动创建工作以来,温州以最高标准、最实举措,全面对标国际五大标准,系统构建并深化了规划引领、法治保障、科学修复、全民参与和价值转化五大体系建设,显著提升了全市湿地保护管理水平,推动温州湿地保护事业迈入全球第一方阵,成功摘取这国际金名片。
近年来,我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保护优先、系统治理、科学修复,不断擦亮温州滨海湿地城市的金字招牌。目前,全市湿地面积达22.33万公顷,湿地率为16.76%,湿地保护率达61.09%。全市拥有国际重要湿地1处,国家重要湿地1处,省级重要湿地8处。
国际重要湿地·南麂列岛
国家重要湿地·龙港新美洲红树林湿地
结合滨海湿地类型典型、资源丰富的特征,我市在湿地保护中着重突出滨海特色,全力打造“三江碧水千里海岸万顷水乡”的滨海湿地城市风貌。我市作为全国滨海城市类型代表,被国家林草局列为5个湿地总量管控试点城市之一,南麂列岛成功申报国际重要湿地,成为浙江省第二个世界级湿地,并和洞头共同入选全国首批“和美海岛”。此外将湿地保护和“蓝色海湾”工程深度融合,共入选国家、省级“蓝色海湾”项目9个,获上级资金15.49亿元,构筑滨海生态走廊。
洞头南北爿山省级重要湿地
苍南沿浦湾红树林省级重要湿地 林英申 摄
同时我市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北部红树林湿地的自然分布区,在全省湿地资源中占据重要地位。为进一步发挥红树林作为温州湿地的“重要标志”作用,我市率全国之先成立地市级的红树林研究中心,累计营建红树林402公顷。“温州苍南打造红树林‘北进桥头堡’”的做法入选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成功落地了全省首单红树林蓝碳交易,走出了湿地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并进的新路子。
瑞安林垟省级重要湿地
瑞安铜盘岛省级重要湿地
永嘉楠溪江省级重要湿地 陈立 摄
对于温州来说,成功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将有力提升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形成“城市融入生态,生态融入城市”的典范,奠定“强城行动”的绿色基底。提升城市的影响力,成为温州走向世界、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桥梁,为温州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极” 提供强大助力。同时将提升城市生活的幸福感,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推窗见绿、亲水宜游的“诗与远方”,收获实实在在的生态福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