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遗产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工匠的巧夺天工,承载着数代人的文化乡愁,是龙港市民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重要载体,记录着这座城市的人情味儿和烟火气。6月11日
“种草非遗 共创文明”
2023年龙港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
在龙港市文化中心举办
本次活动集“讲、演、学、唱、购”五个表现形式,汇集夹纻漆器、蛋画、剪纸、畲绣、温州鼓词、瓯语童谣、刚柔拳术等10余个本土非遗项目,并搭配宋服、汉服等古典服装,为市民带来了一场好看、好听、好玩、好逛的非遗盛宴,让市民们沉浸式体验非遗之美,共同欣赏非遗技艺展示,营造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良好社会氛围。在四楼非遗展厅,市民们换上宋服,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手拉小手,有序参观非遗项目,并与非遗项目合影留念。现场,芦浦炒米、余家慕粉干等非遗衍生产品琳琅满目。大小朋友在参观的同时,也加深了对我市非遗项目的了解和认识。
3楼多功能厅教室内坐满了大小朋友,传承人陈万良正在细心告诉小朋友们蛋画绘制技巧,家长朋友们在一旁小心翼翼地协助孩子们,不一会就看到蛋壳上妙笔“生花”。
旁边的春泥教室内,小朋友们在林玉央老师的带领下为自己制作独一无二的畲族香囊,也为即将到来的端午增添一份火热氛围。
7楼教室内,小朋友们围绕在讲桌前,看着吴敬銮老师一纸一剪做出精巧的剪纸作品,不时发出阵阵惊叹。
五楼展厅内,温州鼓词传承人缪秀霞与妹妹带领小朋友为观众带来了精彩的《回乡偶书》,将温州鼓词与童谣巧妙结合,以新方式演绎着我们耳熟能详的古诗。
更有越剧、刚柔拳法等非遗传承项目接连上演,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瓯语童谣传承人陈康腾带来专场展演,小小非遗传承人的清脆童声中,观众们加强了对非遗传承的认知,也看到了我市非遗传承人为了发扬和传承非遗项目所付出的汗水和努力。
此次活动由龙港市文化广电旅游和新闻出版局主办,龙港市融媒体中心、龙港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协办,龙港新文艺群体协会承办,是龙港践行“文艺为民”的具体行动,旨在推进省示范文明城市创建,推动“宋韵文化在龙港”工作走深走实,努力在全社会形成文化自信的普遍意识,以文化振兴赋能现代化先行、竞争力提升、高质量发展,为龙港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样板提供强有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开展第二批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基地和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共评选出6项代表性项目、6个传承基地和13位代表性传承人。同时,持续开展非遗进社区、非遗公益培训、非遗展演等活动,让市民感受非遗文化内涵和魅力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市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非遗的生命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