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把苹果咬哭 于 2023-3-6 14:28 编辑
青年群体的就业焦虑,不止存在于大学生中。一年前,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吕国泉收到一封署名“大龄青年”的联名信,反映了渴望打破“35岁职场门槛”的诉求。2022年,全国总工会一项全国性调查显示,35-39岁年龄组职工中有54.1%担心失业,70.7%担心技能过时,94.8%感觉有压力,均是各年龄组中比例最高的。“劳动者只能趁年轻赚快钱,没有时间精力提高职业技能,导致人力浪费与人才断层。”吕国泉认为35岁以上的人遇到职场门槛与社会发展趋势背道而驰,这也会造成就业市场内卷。吕国泉认为,要强化法律制度保障,明确就业年龄歧视判定标准,增加监管处罚可操作性,对各年龄段劳动者给予平等就业保护,要求用人单位不得将年龄作为招聘、晋升或辞退的红线。对用人单位有形或无形的年龄限制的做法,加强劳动行政监察和群众监督,加大惩处力度。此外,吕国泉建议机关单位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探索放开公务员考试35周岁限制,推动形成尊重中高龄就业者的良好社会风尚和积极的心理预期。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约10个省份将部分公务员岗位的报考年龄调整为40周岁以下。吕国泉说,政府、用人单位等应完善职工培训机制,扩大中高龄劳动者教育资源供给,提供更多岗位技能、再就业培训等精准服务,提高其就业率和竞争力。特别是针对受教育水平偏低、技能单一的中高龄就业困难人员,推出更多帮扶措施,组织专家给予职业指导、培训项目推介和就业创业政策咨询等服务。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对于正在换工作的杨丽来说,拦着她的不是“35岁门槛”。这位已婚未育的女白领,需要考虑的是自己的生育问题。她从2022年年底就开始做准备,花了几千元优化自己的简历、接受求职辅导,甚至连自己备孕的日期也要提前计算好。 今年2月中旬,杨丽顺利地通过了一家人力资源公司最终面试,却没有被录取。HR直接告诉她,这是因为害怕她一入职就怀孕,休产假会增加公司的人力成本。 “其实世界各国劳动力市场都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就业歧视的问题,这制约了人力资源充分最大化利用。”姜耀东告诉记者。 生育权是人的基本权利,我国法律对于女性职工的生育权保护有着完善的规定。但时至今日,不少公司仍会或显或隐地调查妇女的婚育状况,这几乎已成了女性在面试时的必答题。 近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印发的《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表(涉及妇女权益保障法部分)》明确,用人单位在招录(聘)过程中,以性别为由拒绝录(聘)用妇女或者差别化地提高对妇女录(聘)用标准或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降低女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等行为,最高可处五万元罚款。 “女性就业歧视相较于年龄歧视更具有隐蔽性,许多女性碍于时间成本、司法程序成本等因素被迫选择不维权。”姜耀东建议,要畅通维权渠道,高效解决女性合理诉求,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健全司法救济机制,设置平等就业权纠纷案由,为有需要的女性提供法律援助。 针对于职场上的性别歧视问题,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律师协会监事长彭静今年专门提出了通过劳动监察进一步消除就业性别歧视的建议。她发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第三版)于2022年8月31日发布,随机抽查的事项清单中却没有反映劳动领域的“性别歧视行为”,也未将妇女权益保障法作为设置依据。 因此,彭静建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完善妇女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就业机制,指导督促用人单位落实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平等享受福利待遇、晋职晋级、职称评聘等制度;同时应当强化监察执法,适时修订人社领域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增加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的执法事项,加大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规范劳动用工等重点领域执法力度。 最近,杨丽也从她的求职辅导老师那里学习了新的话术,用以应对HR对她已婚未育的疑问—— “任何人都想鱼和熊掌兼得,当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时候,在一段时间内我会选择工作,因为拥有一份好的工作,未来就会有更加坚实的经济基础去培养小孩,我认为,总有一个合适的时间让我来兼顾。” 然而,杨丽自己也没想清楚,这个“合适的时间”,到底是哪一年、哪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