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龙港从“中国第一座农民城”跨越到了“全国首个镇改市”,承载了为全国新型城镇化改革探路的特殊使命。三年过去,这座浙江最年轻的城市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又有哪些新的改革探索和突破?
近20家中央、省、市媒体代表,用2天的时间,沿着改革的道路,先后探访了龙港政务客厅、华中社区、金田集团、印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改革示范点,见证龙港市这座“改革之城”的新发展、新变化、新气象。
龙港改革的核心亮点,同时也是最大难点——以40%的行政资源,承接100%的行政管理职能,服务好48.5万常住人口。对此,龙港的解法是:“不建机构建机制、不坐机关坐社区、不靠编制靠智治”。依靠市和社区之间这种更精简、更高效的新型关系,龙港闯出了一条独一无二的基层治理之路。
撤镇设市以来,龙港把数字化、社会化作为破解“人少事多”“乡镇缺层”等难题的“船”和“桥”,通过大部制“条抓块统”,社区联合党委“党建统领”,市领导和部门捆绑社区“组团服务”,社会组织、企业、乡贤、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多元共治”和“一网统管”平台“数字赋能”等改革举措,实现了80%以上的基层问题和群众需要的服务在社区这个层级就能够得到解决。
“撤镇设市”后,龙港大力实施“拥江面海”发展战略,主动变革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理念,全力加速“老城复兴”“新城崛起”,加快打造“一轴一带一新城”城市空间新格局,引领资源重组、空间重构、品质重塑,推动城市能级跃升,看得见的美好生活,正在这里酝酿、发生!
无改革,不龙港;再改革,兴龙港。三年的探索与突破,龙港克服了初创艰辛,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然而,改革一直在路上,需要这座城市以更大的勇气和魄力全方位纵深推进改革,继续勇担改革探路使命,奋力谱写好“两个先行”的龙港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