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建成全国新型城镇化改革策源地,激励全市上下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在同台竞技、一决高下中营造“干好三周年,奋进五周年”浓烈氛围,市委决定组织开展三次改革项目“百日攻坚、打擂比拼”擂台赛活动。日前,第一次擂台赛优秀改革项目公布,“市管社区”3.0版改革及“市管社区”E助理应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及支撑应用、“放管服”改革及行政审批和营商环境改革及相关应用、社会治理中心改革及网格PS改革应用等4个项目入选。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创新亮点和改革成效!
“市管社区”3.0改革的目标是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原则,以强化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为重点,建立党建统领“市管社区”的新型社区扁平化治理模式。改革重点围绕构建党建统领新型社区治理架构、厘清新型社区事项清单、强化新型社区网格管理、激活新型社区干部队伍、加强新型社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强化新型社区数字赋能和推动“四治融合、四社联动”等7项任务展开。撤并小社区,设立具有法人资格的新型自治社区。建立“大党委、大岗位”制度,构建“一委、两会、四中心”组织架构,聚力党建统领下的居民自治、集体经济、便民服务、网格治理“四驾马车”齐头并进。构建全科网格、微网格“两级”治理体系,推进网格专职化专业化社会化改革。建立社区集体经济发展中心,成立社区经济合作联社,推动集体经济抱团发展;依托社区服务中心,通过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实现社区居民高频服务事项就近办理。突出数字赋能,依托社会治理中心“一网统管”平台,迭代开发“市管社区”E助理。2021年基层治理委牵头的龙港市域整体智治改革在全省“县乡一体、条抓块统”第四次改革例会上作典型发言,经验做法在浙里改《竞跑者》刊发推介,改革项目获浙江省改革突破奖金奖,“市管社区”扁平化改革入围2021年度全国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城市案例。
“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是全省领域拓展最广泛、事项划转最充分、队伍整合最精简的行政执法改革,综合行政执法领域覆盖率达78%,执法事项覆盖率达到45%,执法队伍精简率达78%,推动“多支队伍”向“一支队伍”蝶变。同时,首推“局队合一”模式,设立1个指挥中心、3支专业综合执法队、5支辖区综合执法队。其中,3支专业综合执法队负责专业领域案件办理,5支辖区综合执法队负责“高频率、高综合、高需求”事件处置,一线执法人员占比85%。编制《一般程序行政处罚案件办理程序规定》,出台《行政执法部门协作配合机制》,梳理监管执法一体化事项281项、监管“一件事”33件;首创“一支队伍管执法”协作支撑应用系统,整合衔接“基层治理四平台”、12345政务平台等多个系统,强化数据业务协同;推出执法“e助理”,开发网上跨部门案件移交功能,规范案件移送材料、方式与期限,形成电子台账;完善智能AI视频监控网络布局,强化非现场执法。改革实践荣获浙江省有辨识度有影响力法治建设成果和温州市改革创新十佳实践案例,得到新华社、光明日报、人民网等全国百家媒体报道,我市县域“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模式基本定型。“一枚印章管审批”作为省级改革试点,是龙港深化“放管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抓手。全市涉及7个部门的1146项行政审批事项统一划转至行政审批局,实现了全省首个涉企类全领域“一枚印章管审批”,让龙港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只盖一枚章”。目前一般项目投资审批时间压缩50%,从省定“最多80天”到龙港“最多40天”,将“一枚印章管审批”应用迭代升级为“审管执信”四位一体的全链条改革应用,搭建“1心5点”(即政务客厅加5个便民服务中心)政务服务框架,实现个人高频事项“15分钟办事”的政务服务圈。“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入选“2020年度温州市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并写入温共富办〔2021〕1号文件在全市推广。
“市管社”网格平战一体化改革是全面提升市域治理现代化水平,深化社会治理中心预测预警能力和“市管社”网格专职专业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依托社会治理中心预测预警和平战指挥体系建设,集成矛调协同平台、12345政务热线、110联动平台、ODR系统,汇聚全量矛盾纠纷数据信息库构建平战治理转换机制,构建起重点人、重点事、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四大预警模型,开展智能评估和预测预警,为社会矛盾风险精准画像,搭建“1+26+102+N”模式建强纵横实战体系,建立“一台受理、二条通道、二个闭环”的事件处置指挥体系,建立案事件“1220”处置机制,优化网格运行质态,加强网格队伍专职化建设,形成具有龙港特色的“数字大脑+网格大脚”治理体系,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来源/龙港市融媒体中心 资料/相关部门 图据/相关部门 部分摄影/池长峰 编辑/林细仲 责编/李甫仓 监制/薛毓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