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清晨7点,龙港市泰安路与人民路路口,阳光初照却映出一片狼藉。
刺耳的摩擦声后,一辆电动车轰然侧翻,两名女子重重摔落路面。
碎片飞溅,后视镜残骸散落一地。一人额头、手脚多处出血,另一人蜷缩呕吐,挣扎难起——这个寻常上班的十字路口,瞬间成了危机四伏的交通事故场。
“当时第一反应就是赶紧过去看看人怎么样。”正要赶往单位加班的龙港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陈民委,没有丝毫迟疑。他迅速靠边停车,疾步上前查看伤情。面对伤者痛苦的面容,他蹲下身轻声安抚:“别怕,救护车马上就到。”
凭借职业素养,陈民委敏锐判断伤者可能存在内伤或骨折风险,未贸然移动。他冷静拨通110与120,清晰报告:“泰安路人民路口发生电动车事故,两名女性伤者,需紧急处置!”在等待救援的每一秒,他化身临时“交警”,疏导车流、设置警示区,用身体筑起安全屏障,严防二次事故发生。
仅仅几分钟后,急救车鸣笛而至。陈民委迅速向医护人员交接伤情细节,协助完成初步包扎。目送载着伤者的救护车疾驰而去,路口恢复畅通后,他才默默离开奔赴单位。
“这只是举手之劳,换作任何一位同事都会这么做。”面对称赞,陈民委腼腆地摆摆手。汗湿的制服下,那颗为民跳动的初心始终滚烫——无论是否在岗,守护群众安全的职责早已融入本能。当车轮下的危情化作生命通道,这位执法者用行动刻下最生动的注脚:担当不在制服加身时,而在每个挺身而出的抉择瞬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