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龙港] 龙港:30多年来扩大35倍,人口增长76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13 09: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温州
阅读: 11837 评论: 1

 来源:温州都市报 


编者按

红色文物,承载着共产党人的风骨和气节,承载着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7月22日,由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市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促进会、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红色文物 党史故事’大型全媒体采访活动”在中共浙南一大会址启动。

作为此次主题报道的承办方,温州都市报派出多个采访小组,分赴革命老区、红色革命遗迹和纪念馆,挖掘红色文物背后的党史故事;聚焦各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答好新时代“初心卷”和温州高质量“发展卷”的实际行动,记录各地打造“重要窗口”,特别是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火热场景。

赓续红色血脉,开创美好未来。温州都市报全媒体推出《追·寻》专栏,刊发系列报道。


092724tp8sgd0cj2j2j787.png


当记者走进温州市档案馆,注视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苍南县建立龙港镇的文件复印件,仿佛听到了一曲颂歌,令人强烈感受到龙港干部群众追逐城镇化之梦的艰辛拼搏与勇敢担当。

回溯往昔,龙港历经多次嬗变,每次都留下醒目痕迹。1983年10月12日,省政府批复同意苍南县建立龙港镇,将龙江公社的金钗河、江口、下埠和沿江公社的方岩下、河底高等五个大队划归龙港镇管辖,镇人民政府驻方岩下,从此揭开了“中国第一农民城”的发展新篇章。

2019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苍南县龙港镇设立县级龙港市,这是全国首个镇改市,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的跨越。

092724c62776jdzkp2r260.png

1983年浙江省政府关于同意苍南县建立龙港镇的批复

一场争论 要不要在滩涂建镇

198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温州南部鳌江流域的平阳县,分为平阳和苍南两县。1982年4月,温州市政府批准建立苍南县沿江港区,后改名龙江港区。划龙江公社的金钗河、江口、下埠和沿江公社的方岩下、河底高等五个大队(渔村)作为港区建设基地,建设港口城镇。之后,苍南县委决定成立由8人组成的沿江港区建设领导小组,陈君球任组长。

当时个别干部对沿江滩涂建镇存在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开发沿江的决策是错误的,一个新建县,县城建设上马,同时港区又要上马建设,要开发滩涂建设城镇,钱从哪里来?把钱放在滩涂上是劳民伤财。但是港区领导经过调研,认为开发决策是正确的,是符合广大人民长远利益的。

港区建立后,领导小组的首要任务是编制“龙江港区总体规划”。为此,温州市政府选派专家和苍南、平阳两县工程技术人员奋战三个月,一起编写出总体规划。该规划经温州市政府批准后,成为龙港镇前身的第一个总体规划。

092724vu73ciii8dvikeg8.jpeg

龙江港区总体规划图

“为了展示港区未来发展前景,宣传港区,促进港区建设,达到边建设边受益的目的,1983年10月,港区举办了首届物资交流会(俗称‘会市’),取得成功。”陈君球说,正是这次交流会,既让群众看到港区前景,也使上级部门看到开发建镇的潜力,增强了信心。

092724ry9v6nhjovgcnjy0.png

龙港旧貌

一个建议 龙港名字由此而来

“建镇首先遇到的就是取名问题。早在温州市政府会议讨论总体规划时,专家们就对取名‘港区’有过一场争论。”陈君球说,“当时,多数人反对叫‘港区’。”

鳌江古称青龙江,有港区干部提出取名“龙江镇”的建议。陈君球在此基础上建议镇名取龙江的“龙”字加港区的“港”字,叫“龙港”,得到了不少干部群众的认可。

但在县委扩大会讨论时,经历一场激烈争论。会上,有人担心“龙港镇”口气太大,会引起新的矛盾,提出要用所在地“方岩村”的名字,叫“方岩镇”。

陈君球当场反对。他回忆说:“从字面上理解,叫‘龙港’人们会认为这是港口城镇,而叫‘方岩镇’人们容易误认为是山区城镇。”许多与会干部赞成陈君球的看法,可最后领导认为当时建镇条件还不具备,所以总体规划仍旧用“港区”上报。

092724tffxubfruf0bxr4z.jpeg

龙港旧貌

陈君球回忆,长期以来,港区几次要求上报建镇都没有实现。直到1983年4月人民日报一篇《积极地开发和建设小城镇》的文章刊出后,港区再次向县委县政府呈送《关于在龙江港区设镇的报告》,建议设立龙港镇,性质为县直属镇,最终得到县委同意,上报温州市政府。

为了设镇可以尽早得到省里的批复,时任苍南县委书记胡万里赶赴杭州,找到他的党校同学、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王芳。“我和他详细地讲了‘龙港’的规划,王芳同志听了之后很支持。他叫我们要把港区建设好,苍南县的经济中心就在这里。港区建起来,苍南好处无穷。”

1983年10月1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苍南县建立龙港镇,“中国第一农民城”从此迅速在鳌江南岸崛起。


一个共识 新政开启“抢人”模式

龙港镇第一任镇委书记是陈定模。

1984年6月3日,陈定模从钱库坐船到龙港。那时的龙港是个“灯不明、水不清、路不平”的小渔村,人口5000多人,只有一部电话机,没有理发店。县里明确表示,没有经费支持。相比之下,陈定模此前主政的钱库区有9个乡、34个村、17多万人口。

陈定模到龙港后,组织镇、村干部开展有关“建设龙港靠什么”的大调查、大讨论。一个月后,当地形成共识:龙港最需要的是“人”。“抢人”是龙港建设的第一要务。 092724ra8uqobudzq182au.png

上世纪80年代,鳌江客运码头的场景

陈定模笑着说:“现在全国各大城市都在‘抢人’,我三十多年前就这么做了。”

人从哪里来?面对原来体制下户籍、口粮等限制,陈定模以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允许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这段话为依据,在县委的支持下于当年6月发文:凡在龙港镇拿地建房、经商办企业的农民,都可自理口粮迁户口进龙港镇。这在当时是户籍制度改革的大胆创举。

陈定模说,当时老百姓最想要的两件事,一是城镇户口,二是在城镇里有一块地,盖自己的房子。有一个城镇户口,子女入学、招工、参军甚至找对象就好办了。“当时我说,到龙港镇可以给你们城镇户口,给你批地盖房、开公司、办工厂。老百姓一听,觉得这个好,就来龙港了。”

一次跨越 全国率先撤镇设市

1984年7月,龙港镇政府成立“欢迎农民进城办公室”。一时间,温州南部刮起了一阵“龙港风”。镇会议室里天天人挤人、肩擦肩,全是咨询具体事宜的老百姓。

陈定模说,龙港关键是率先进行三大改革:一是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允许并鼓励农民“自理口粮进镇落户”,从而解决城镇化“人”的集聚问题;二是实施土地有偿使用的制度创新,从而解决城镇公共设施投资建设“钱”的来源问题;三是鼓励个体、私营、股份、合作等多种经济成分发展,从而解决进城农民的创业就业问题。这三大改革创举,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奠定了推进农村城镇化所需的最重要的制度基础。

截至2019年,龙港面积从5.2平方公里扩大至183.99平方公里,人口从5000多人激增至38.2万人。

2019年8月30日,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苍南县龙港镇,设立县级龙港市,由浙江省直辖,温州市代管;当年9月25日,龙港市正式挂牌成立。龙港实现了从“中国第一农民城”到全国首个“镇改市”的历史性跨越,承载着新时代我国新型城镇化改革的探索重任再次启航。

092724if2cry2ftddwfzp5.png

2021年龙港夜景

一声号角 聚力迈向共同富裕

龙港市委市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改革精神是龙港发展的文化基因,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龙港人持续探索、勇于创新、敢于突破,才有了现今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文化兴盛的龙港市。

进入打造共同富裕县域样板的新征程,龙港将一如既往地传承发扬改革精神,坚持以“数字化改革”赋能高质量发展,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扶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同时,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出台龙港市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改革相关管理办法,在确保“户有所居”前提下,逐步放活宅基地使用权,以“农村宅基地改革”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

092724clb1fdw5w5fn1qfn.png

龙港新貌

在未来,龙港市规划3000亩打造中国绿色印刷包装材料制造基地,实施省级经济开发区法定机构改革,整合提升温州高新区龙港分园、省级印艺小镇和重点工业园区等产业功能区块,每年工业供地(用海)500亩以上,加快集聚龙头企业和优质项目,争创省级高新区和“万亩千亿”产业平台,实现产业富民。

“镇改市”两年来,龙港的发展势头迅猛。2020年龙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龙港生产总值(GDP)316.40亿元,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994元,增长5.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6.94亿元,增长43.8%,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利润总额分别增长11.8%、57.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评论1
Ren哥 发表于 2021-11-13 09:54: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温州
人口增长我做出过贡献!
V我V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浙公网安备 33038302330605号|龙港论坛 |浙ICP备19040956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回复 列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