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港撤镇设市头一年,“中国第一座农民城”在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中,改出了新面貌、新气象。今天的《龙港改革身边事》,让我们关注龙港老城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变化。
文卫路是龙港老城区的“黄金地段”,这里聚集着当年第一批农民进城时建造起来的“通天房”。随着龙港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宽度只有20米的文卫路,开始显得拥挤。
龙港市民 郭祥泽 原来路窄,车经常堵,最起码要十来分钟堵,说不定半个小时也有可能。
 通过画面可以看到,文卫路的两头是宽敞的龙港大道与瓯南大桥,文卫路夹在中间,成了名符其实的“肠梗阻”路段。 除了影响交通,文卫路还影响了龙港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尽管文卫路很早就有拓宽计划,但却一直没有成功实施。这导致与文卫路相连接的龙港门户--瓯南大桥,在建设时不得不再建设一条辅道,将对岸来的车辆引流至文卫路周边的道路。
龙港市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心政策处理科负责人 黄孝坦 因为瓯南大桥设计的初衷,是要跟西侧的龙港大道进行一个对接。这么些年下来,开通之后到现在,它没有形成这么一个作用,文卫路的干道作用没发挥出来。
龙港撤镇设市后,文卫路拓宽工程的征迁工作作为重点攻坚项目被提上日程。
记者 江子扬 我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文卫路的拆迁现场,在我身后的挖掘机正在进行挖掘作业,工作人员跟我说,这个挖掘机正在进行的是叫做管道埋设的预作业,也就是说文卫路沿线的拆迁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了。
一项拖了多年的道路拓宽计划终于得以实施,这离不开周边居民的支持。市民章圣贺在龙港生活了三十多年,和妻子在这里开了一家服装店。他的家就在文卫路旁,对于文卫路的问题,他深有感触。
龙港市民 章圣贺 (道路)不搞通,交通和环境不改善,就根本跟不上这个城市的规划。 在拆迁动员中,章圣贺不仅自己主动配合龙港市政府的搬迁计划,还积极与邻居沟通,说服他们也加入到搬迁队伍中来。
龙港市民 章圣贺 我们搞服装在龙港三十几年了,每户人家一般都很熟悉,熟悉我们的人就好说,有的老公不熟悉,老婆熟悉,你一说他也相信,都支持配合。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从开始动员文卫路沿线居民拆迁,到政策处理基本完成,仅用了3个月左右的时间。接下来,文卫路原有道路宽度将从20米拓宽至36米,此外还将进行电线上改下、地下管网改造、周边环境治理等工程。文卫路拓宽工程的顺利推进,让我们看到了龙港改革的决心与成效。
据悉,龙港市目前已经完成市政道路改造提升6.5公里,打通交通堵点8个,接下来,还计划在沿江、湖前等7个片区打造示范街区,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