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的俞先生驾驶车辆在拱墅区上塘路发生一起两车刮擦的交通事故。在接警民警的远程指导下,他按要求上传事故照片后,快速撤离现场。令他没想到的是,从事故发生到完成责任认定、保险一键报案,全程仅用了15分钟,并且在3小时内就收到了保险理赔款。
随着全省经济快速发展,机动车、驾驶人保有量大幅上升,道路交通事故总量也逐年攀升,近三年全省年均发生各类道路交通事故200余万起,其中简易程序事故占98%以上,且非伤人事故又占简易程序事故的八成以上。这类交通事故不涉及人员伤亡,仅造成财产损失,按以往方式处理手续多,群众多头跑、多次跑现象突出,体验感较差。
今年以来,浙江省公安厅、浙江银保监局、宁波银保监局在全省推广非伤人交通事故快速处理一件事(浙里快处)改革。通过重塑交通事故快速处理业务流程,打通部门数据壁垒,解决了群众等待长、处理慢、理赔慢等问题,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实现“远程取证、在线定责、云端理赔”,提高非伤人交通事故处理、理赔效率。
发生事故后,当事人可通过“浙里办”一键进入“浙里快处”报警。受理警情后,民警会调用视频信息,依托跨部门数据,对当事人身份、车辆、保险信息等数据进行自动比对,核实事故信息,实现远程取证、在线定责。与此同时,事故责任认定书将连同相关数据自动流转至当事人和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接到事故信息后进行线上定损,同步发起理赔服务。目前服务受理时间为7时到20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