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州
有没有既休闲又能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的地方呢?
来龙港吧!
红树林湿地公园
龙港城市湿地公园北临通港路,东接东城路,是龙港市“一轴一带一新城”世纪大道景观轴的重要公共配套,于去年9月正式开放。
作为全温州最新的城市公园之一,龙港城市湿地公园周边餐饮林立。进入公园,则有湖泊纵横、芦苇丛生。春来,处处是鸟语花香。
2月25日上午,湿地公园中的箫逸美术馆正式开馆。加上数月前开馆的龙港夹纻漆器博物馆,湿地公园已然充满了艺术气息。
箫逸美术馆一角
温州漆器,早在宋朝就闻名全国。宋代温州漆器号称“全国第一”。去年11月,由龙港政府提供场馆、夹纻漆器省级非遗传承人何必阔负责装修及运营的夹纻漆器博物馆正式开馆。在博物馆里,你能看到千百年来,全国各地生产的精美夹纻漆器工艺品,也能参观何必阔自己制作的创新漆器。
夹纻漆器博物馆一角
占地1000平方米的博物馆里,还有非遗工艺研发区、文创制作体验区等,游人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制作漆器。
刚开馆的箫逸美术馆,则是集艺术展览、创作、生活、游学、陶艺文创等为一体的文化艺术综合美术馆。眼下,美术馆中的国际大师版画展正在举行。你到了箫逸美术馆,就能零距离欣赏到莫奈、毕加索、赵无极等大师的限量版版画。
逛完了城市湿地公园,你不妨再到龙港入海口的红树林湿地公园看看,车程不过十几分钟。
目前,龙港的千亩红树林基地是全省红树林生长情况最好的一片,树高在3米-5米,非常壮观。红树林下的滩涂上,还有许多野生小螃蟹和跳跳鱼在觅食。
从红树林湿地公园沿着龙港滨海公路去往舥艚港,车程不到半小时。滨海公路一旁是笔直的堤坝,堤坝外就是滩涂和茫茫大海;另一旁,是宽广的滨海湿地。在并不遥远的过去,这里也是海涂。
滨海湿地的油菜花海
如今,滨海公路旁的湿地里,一片1400亩的油菜花正在绽放,等着你来打卡。
这里的地名叫正大农场。这些油菜花,是为了改良水土而种植的。经过围垦的海涂,通过种植耐盐碱油菜作绿肥,用5年左右时间,就可能将盐碱荒地改良为中等良田。
此外,滨海湿地里湖泊纵横,水鸟众多。如果你喜欢观鸟,这大片湿地,是绝佳选择。
滨海湿地中的成群飞鸟
就在1月,全球濒危珍稀鸟类——白头鹤光临了龙港滨海湿地。再早些时候,国内尚无记录的黑腰滨鹬、极度濒危的卷羽鹈鹕东亚种群、易危的黑嘴鸥也曾在这里出现。
近年受到更多保护的龙港滨海湿地,正在成为鸟类栖息的天堂。
龙港滨海公路的尽头,就是国家一级渔港舥艚港。
堤坝旁的滩涂上赶海的人们
据宋神宗时期相关记载,当时的平阳就设有巴槽(舥艚)镇,古镇距今至少已有千年历史。
舥艚地处江南垟(鳌江南畔的广袤冲积平原)的东海门户之地,而江南垟之所以成为如今的鱼米之乡,与舥艚的陡门有着莫大关系。
所以,到了舥艚,我们不妨去阴均陡门旧址,回望一下历史。
新建的舥艚阴均水闸
阴均水闸(陡门),在阴均山西麓,舥艚新闸与其紧密相连,再西去约一里路,是东魁水闸。三闸并立在古阴均埭,燕窝埭,今舥艚防浪堤一线上,数百年来,护佑着江南垟一带百姓。
宋代杨简的《永嘉平阳阴均堤记》保留有如下记载:“四乡农田北距大海,西枕长江,凡四十万馀亩。被咸潮巨害,自有江以来至于今,繇水利不治,岁告饥……”
阴均陡门,始建于南宋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当时,平阳县令汪季良偕乡贤林居雅及乡民郑万全兄弟、陈子直等,在肥艚海口阴均山麓,创筑阴均大埭,长80丈,并在旁建阴均陡门3孔。乡民因感激汪季良,立“阴均庙”于阴均陡门旁,尊他为“阴均大王”,并将林居雅与他一起奉祀。
阴均陡门常年经受海潮侵袭,历代曾多次兴修重筑。如果你到了阴均陡门,就能在旁边看到数块重修陡门记录的历代石碑。
至今,阴均水闸仍然发挥着护佑江南垟的重任。
舥艚避风港
看过了阴均陡门,车程数分钟,可达附近的网红渔村三园社区。近年来,当地规划打造了又见柒间民宿、觅野轻奢营地、渔夫广场、民俗馆、稻花香、足球场、“又见东方红”火车等一批网红打卡点,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初春的海风拂面,在“东方红”绿皮火车车厢里喝一杯咖啡,看着窗外田野的绿意和宽广的河道,是很惬意的。
空笺书局一角
如果你喜欢看书,渔村里还有很不错的打卡点:空笺书局。这家公共书屋由渔村的百年老宅院落改造而来,将时尚与书香融入老屋,充满了文艺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