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国家级试点地,龙港市始终把盘活闲置农房作为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通过集体流转的方式,推动1万余间闲置农房得到利用,既鼓了农民腰包,又带动了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连日来,龙港市华中社区对辖区内200多间闲置农房进行立面改造和翻新,并以每间每年6000元的租金进行集体流转。 居民杨先生告诉记者,他的老房子建于70年代,由于年久失修而破旧不堪,这10多年来一直闲置着,他非常支持社区对闲置房进行流转。 他认为闲置房流转不仅给居民带来实在利益,同时也提升了房屋的价值。“很好很好,现在房子价格都高起来了,每间有30万卖了。”杨先生高兴地说。
据了解,华中社区现有居民640多户、3000多人,闲置农房200多间。该社区紧紧抓住当前有利时机,用足用活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政策,把农村宅基地改革与未来乡村建设有机结合。
华中社区党总支书记冯亦科说:“宅基地改革,主要一个是给老房子明确了身份,第二个也可以在整个龙港市流通起来,我们社区把老房子收集起来后,进行统一出租和规划,吸引芦浦肉饭等知名店铺入驻,不仅给群众带来收入,还给社区创造利益。”
与华中社区一样,龙港市三园社区以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为新契机,鼓励社区居民对闲置农房进行改造,以居民参股的方式,将闲置农房进行统一流转、分批改造。目前,该社区已完成闲置农房改造40多间,并打造出多个网红民宿,激活了乡村旅游经济,不仅让社区居民吃上了旅游饭,也壮大了社区集体经济。 比如,该社区网红民宿“又见柒间”,实现每间每年分红1.5万元,社区集体收入每间每年5000元。
三园社区第一支部书记陈增旺说:“我们的收益分两块,一块是村民收益,村民原来一间房子的租金只有3000元,盘活之后一间收入有一万多,还有一块是村集体收益,村集体收入原来是不多的,现在年收入有50多万了,其中一大部分是宅基地流转而来的,把这些打包之后出租,集体和村民都得到收益。”
据统计,龙港市目前共有1万多间闲置农房。为了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我市还出台了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实施意见、宅基地农房抵押融资实施办法等政策,实现了闲置农房全域便捷交易,并以“产权+信用”形式累计放贷0.67亿元,有效地盘活了农村宅基地农房资源。同时,我市还加大闲置农房改造力度,共建成来料加工基地35个,年均支付加工费用超过0.6亿元,让社区居民坐享房租、加工费双份收入。 另外,我市还投资2.3亿元,建成东、中部两个未来乡村公园,打造九龙河、林家院、朝阳等10多个农旅结合型品牌社区,积极引导居民以宅基地农房入股经营的方式,搭上了共同富裕的快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