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放贷是指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或者超越经营范围,以营利为目的,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人发放贷款的违法行为。职业放贷往往伴随着高利贷、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他人资金或套取金融机构资金转贷、暴力收贷等扰乱金融市场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而且容易滋生黑恶势力,引发非法拘禁、套路贷、虚假诉讼等违法犯罪活动。
因此,职业放贷活动是法律所禁止的,广大公民在参与民间融资活动时应提高警惕,借款人借款前要注意了解情况,避免陷入高利贷陷阱,出借人要注意了解法律和国家政策,切勿为了利益铤而走险。
1.借款人在借款之前,要了解出借人是否有职业放贷、非法放贷的背景和资料,以免陷入高利贷的陷阱;在借款时要注意借条载明的金额和转账的金额是否相符;本金和利息支付避免现金交付。
在纠纷发生后,要注意收集出借人是否存在两年期间持续多次、高息向不特定人出借款项的事实。据此,可以向法院主张出借人存在职业放贷、非法放贷行为,要求法院确认借款关系无效,以免支付超过司法保护上限的利息。如果出借人实施暴力催债、非法拘禁以及非法集资等犯罪行为的,要及时报警,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
2.出借人在出借款项之前,应查询了解法律法规对自然人出借款项的相关规定,还要特别留意中央对职业放贷、非法放贷等扰乱国家金融市场秩序行为的相关政策,避免违法行为发生,同时要保持高度警惕性,切勿铤而走险。此外,要注意防范以“真借条、假流水”“现金支付”等方式虚构债务提起虚假诉讼,一旦触及刑律,将受到法律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