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黄金期,宋韵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重要文化标识。为进一步挖掘、传承和发扬宋韵文化,全面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2月6日,龙港市召开宋韵舥艚美丽乡村建设研讨会,邀请了政府部门、专家学者、业内大咖等20多人齐聚一堂,为龙港如何打造“宋韵舥艚”工程、讲好“宋韵舥艚”故事建言献策。专家们提出,舥艚要充分发挥船屯文化、民俗文化、渔港文化等方面的特色优势,不断实现宋韵文化研究和宋韵文化打造的新突破,更好地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地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介绍,千年古镇,渔都舥艚,素有“鱼米之乡”美誉,历史悠久,物产丰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千百年来,舥艚人民以渔谋生,从海为田,与台风抗争,同洪水搏斗,有着坚忍不拔,永不言败,与大自然共存的奋斗精神,通过一代代舥艚人的不懈努力,才有了今天成为中国十四个中心渔港的重要地位,是横屿船屯的重要基地之一。
“我们这里有渔港、船屯、闾山仙境和陈靖姑等自然人文资源,文旅方面大有文章可做。”研讨会上,作为舥艚本地民俗专家,中国非遗品牌传播联盟秘书长陈德其说,自己近年来一直在从事舥艚民俗文化、古村保护、乡村振兴方面的调研等工作。“要打造一个有标识度的IP,有名有实挖掘舥艚‘水文化’特色,对于促进舥艚农文旅融合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隐墅集团董事长马勇伟,从事文化创意产业20余年,曾用创意活化了一个个乡村。他认为,文化传承要创新,要文创化、艺术化、美学化、时尚化,舥艚除了要打造“水文化”IP外,更要在项目顶层设计上下功夫,先规划再策划重运营,文创街区、民宿集群、传统文化活动等要相辅相成。
作为温州知名人文学者,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兴文认为,舥艚历史文化悠久、底蕴深厚,有“船屯文化”“渔文化”“水文化”三大特色和优势,舥艚打造“宋韵舥艚”工程,一定要紧扣舥艚文化特色,“要把舥艚独一无二的东西呈现给大家”。
欧华联合时报社长吴敏以温州“东亚文化之都”成功出圈为例,分析了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传播的载体与路径,为“宋韵舥艚”文化的现代化传播带来启示。吴敏认为,“宋韵舥艚”工程要抓准亮点、精准发力,嫁接全市的文旅活动资源,提升“宋韵舥艚”的影响力。
经济学家、温州市政策研究室原主任马津龙,从经济的角度为“宋韵舥艚”支招。他认为,舥艚有非常好的文旅基础,我们要用好的故事包装好、策划好,舥艚建设好了,还能带动整个龙港的经济发展。
温州市农业农村局二级调研员杨靠山认为,舥艚作为全国14个中心渔港之一,对龙港的改革发展举足轻重。目前舥艚正在全力建设渔港经济区,这对舥艚的发展是一个重大机遇。
温州市政协副秘书长叶正社作总结发言时表示,打造“宋韵舥艚”工程,不能一窝蜂上项目,一定要主抓IP和重点项目,规划和策划同步走,尤其在招商引资方面,除了打好乡贤牌外,更要与国内知名文创公司合作,引进有影响力的文创品牌,提升“宋韵舥艚”的品牌价值。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一步,龙港市将以“宋韵舥艚”工程为契机,深入挖掘“龙港精神”的精髓、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传承和弘扬好优秀传统文化,为全省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打造以宋韵文化为代表的浙江历史文化金名片贡献龙港力量。
来源:温州新闻网 记者:金道汉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