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兰圣伟
炎亭风情旅游小镇 炎亭镇人民政府 供图
炎亭镇位于浙江省苍南县东部,古时因制盐闻名,又因音同遂称炎亭。这里三面环山,面向大海,物产丰饶,山海资源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近年来,炎亭镇围绕打造“浙南滨海休闲旅游特色小镇”总体目标,提升渔业转型升级和谋划休闲渔业发展,做好渔业和旅游发展相融合,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仲秋时节,悦海湾文旅综合体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一片忙碌。
据了解,该项目由温州新融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属浙江省生态海岸线山海兼具型示范项目和苍南县168黄金海岸线旅游重点项目,一期用地面积约850亩,总投资约10.27亿元。
苍南县悦海湾生态旅游区鸟瞰图 炎亭镇人民政府 供图
项目建设负责人彭启光说,综合体落地炎亭,看中的就是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巨大发展潜力。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升炎亭景区品质。
在炎亭人的记忆中,曾经的金沙滩海沙细腻、干净,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故名金沙滩。2007年随着东沙村流湾波堤建成,导致沙滩退化、海沙流失,沙子下的石头和贝壳裸露出来。
2018年起,炎亭镇与相关单位合作,研究恢复沙滩的可行性。2020年总投资近350万元的金沙滩修复一期试验性工程启动,通过人工补沙恢复金沙滩原貌。
炎亭镇村镇办副主任温从国说,通过修复工程的实施,在提升海域生态环境的同时,可以带动沿海地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同时拓展居民的亲海休闲空间。
走出金沙滩,一片色彩斑斓的建筑映入眼帘,蓝白相间的地中海风情建筑令人耳目一新。炎亭镇通过实施“七彩海滨”景观道路提升工程,对金沙滩路和中兴路等进行改造翻新。“不仅改善了景区的旅游环境和居民的生活环境,也给旅游从业者带来了新商机,营造出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商业文化。”温从国说。
数据显示,2020年炎亭镇共接待游客39万人次,门票收入达310万元,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景区和浙江省AAA级景区镇,获评2020年度浙江省“放心景区”称号。
良好的基础设施及交通环境,不仅是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重要因素,还是带动地方发展的基础。
尽管近年来炎亭镇基础交通设施建设得到大幅提升,但关键的外交通及主干道“卡脖子”路尚未打通,成为制约招商引资和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
“要致富先修路”,去年以来,炎亭镇抓住苍南县168黄金海岸线道路建设的契机,推进文兴大道断头路打通工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金乡至炎亭(通景公路)、崇家岙至新兴燕窝、燕窝至新坟四好农村公路、168黄金海岸线(燕子湾至炎亭段)、168黄金海岸线(炎亭至海口段)、219省道先行实施段(炎亭段)等多条道路先后开工建设,为炎亭村民出行、旅游发展、招商引资创建了良好的交通环境。
建设中的168黄金海岸线道路 黄冉 摄
除了交通基础设施,炎亭镇还花大力气加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先后完成振兴村岙底三面光渠、西沙村横溪河道砌岸和振兴村岙底溪河道堰坝等工程建设,流湾海塘被列入省建设名录,同时被列入全县海塘建设“十四五”规划。
为全面提升城镇整体形象,炎亭镇积极开展美丽城镇创建。根据产业特色和城镇功能布局,打造生产生活旅游示范街区。重点打造渔业生产集中示范区、生活示范区和旅游商业示范街,提升城镇功能,提高城市品位。
炎亭镇有“中国梭子蟹之乡”之称,是苍南县渔业重镇。近年来,炎亭镇抢抓实施水产跨越工程的历史机遇,整合各方资源,重点推广梭子蟹、皮皮虾、大黄鱼等名特优水产品养殖,有力促进了全镇渔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为着力保护渔业资源,炎亭镇坚持铁腕整治,深化“一打三整治”(依法打击涉渔“三无”船舶和违反伏休规定等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全面开展渔船“船证不符”整治、禁用渔具整治和污染海洋环境行为整治)专项行动,打击非法捕捞行为,引导渔民转产转业,实现渔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渔获加工 黄冉 摄
在推进渔旅融合发展的过程中,炎亭镇加大对传统渔业的扶持和改造提升力度,鼓励发展休闲渔业,促进渔旅融合发展,增加渔民经济收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同时,炎亭镇推进海塘安澜工程建设,大力开展增殖放流和海洋牧场建设,加速推进海洋生态资源修复,着力保护海洋生态资源。
主城区入口 炎亭镇人民政府 供图
产业兴,则百姓富。2020年,炎亭镇实现渔业生产总值3.71亿元,旅游业总收入达6000 万元,社会各项事业稳步推进,为高质量建设“浙南滨海休闲旅游特色小镇”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从群众最关心的地方做起,把群众最需要的做实,真正把群众‘盼的事’变成政府‘干的事’,切实提升百姓获得感幸福感。”炎亭镇党委书记廖诗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