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
国务院批复
“同意撤销苍南县龙港镇,
设立县级龙港市”
2019年9月25日
龙港市正式挂牌成立
再过一天就是龙港撤镇设市两周年纪念日了。昨天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龙港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暨撤镇设市两周年新闻发布会,介绍了龙港撤镇设市两年来的发展情况。
发布会现场,发布人还就大家关心的问题一一作了回应~
龙港撤镇设市两年以来,重点围绕着推动新型城镇化改革,着力提升大部制运转效率、市管社区扁平化治理效能和数字化改革成效等工作,请问这些改革目前取得了哪些最新的进展?
朱磊:
龙港市设置党政机构15个、现有党政干部1700余人,机构数量和人员数量是同类县(市、区)的40%。针对大部门制存在的“一对多、多对一,承接难、运转难”的问题,通过职能重塑、流程再造,走出了“小政府、大服务”高效运转新路子。 龙港市取消乡镇层级,全面构建市直管社区模式,变革性塑造城市治理的新机制、新格局。 龙港市充分运用数字化思维、认知、技术,驱动政务服务、行政执法等领域的深层次变革。做大数据底座。建成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龙港数据仓,形成了本级范围内个性化数据的归集、治理、共享和安全管理能力。
做实多跨场景。打造“一枚印章管审批”应用、“一支队伍管执法”平台,实现事项的审批、监管、执法闭环管理。建立“市管社区”协同应用,实现社区精准化、协同化、高效化治理。
编织一张智网。率全省之先实现5G信号全覆盖,初步建成“双千兆宽带”城市,综合运用“天上看、空中探、地上查”等前端感知系统,提升全域整体智治水平。
这两年来在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方面龙港取得了哪些进展?对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有什么样的意义?
吴红梅:两年来,龙港率先建立“全域城市化、农村社区化、就地市民化、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探索形成由镇村到城、建设新型城市的龙港模式,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奠定了扎实基础。龙港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64.16%提高到96.89%。
龙港推进新型城镇化改革的先行实践,对当前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先行探路全域城市化,打造区域统筹协调、城乡融合发展的县域样板。统筹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构建“一区引领、两园支撑、组团联动、全域美丽”的城市化新格局,城市开发边界90平方公里,占市域陆地面积的60.1%,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1.4%。深入推进全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推动交通、供水、电网、通讯、燃气等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维护,实现同规同网,建成市域“半小时”交通圈,城乡公交一体化率达100%。
先行探路农村社区化,打造要素自由流动、城乡共同发展的县域样板。协同推进“全域村改社区”,撤销73个行政村,建立102个社区,21万村民转为市民,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公共服务待遇。全面实施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推进“三权分置”,允许在全市范围内流转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房。创新承包地经营流转方式,推动社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
先行探路就地市民化,打造分配格局优化、居民收入共增的县域样板。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现“零门槛”落户。目前,龙港常住人口46.5万人,其中外来人口11.2万人,占比达24.1%。激发全民创业创新活力,探索产业发展与共同富裕的转化通道,提升产业人口比例,推动更多务工者成为创业者,力争实现市场主体五年新增10万家、居民收入十年倍增,走出创业增收新路径。
先行探路服务均等化,打造公共服务均衡、品质生活共享的县域样板。健全全域统一公共服务供给制度,依托26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智慧化等手段,实现90%以上个人事项就近办理。借势借力补齐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短板,实施15所学校改造提升,12所学校与温州名校合作办学,加快建设3家医养综合体,打造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新模式。
温州提出要“续写创新史、走好共富路”,龙港的改革探索和发展路径对于温州有着怎样的价值和意义?
陈建明:
两年来龙港通过大胆探索创新、先行先试,形成了一批标志性改革成果,为温州“续写创新史、走好共富路”提供了重要的探路经验。 郑建忠:下一步,将继续发挥龙港改革优势,聚焦高质量发展和竞争力提升,进一步深化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加快探索建设新生城市共同富裕样板。
龙港新型城镇化改革有哪些理念和经验举措值得其他地方参考借鉴?
沈迟: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