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近期,看好孩子!看好孩子!看好孩子!否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11 20: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温州
阅读: 4806 评论: 0

来源:温州交警

期盼已久的暑假到了

但是,安全不可“放假”

205022nc1ca000ziz1alm0.png

在享受假期的同时

可千万不要忽视“暑期安全”

205022obnqbbdx8vd95mid.png

有些交通事故本可以避免

却因为学生自身安全意识薄弱

部分家长疏于看管

或是驾驶人未做到谨慎驾驶等因素

导致意外发生!

· 1 ·

小学生飞奔

过马路被撞身亡

江西抚州一小学门口

一名小学生飞奔着横穿马路

被从右侧驶来的

一辆大货车卷入车底

205022hd71u97uz6oruwqk.gif

事故造成该学生当场死亡

▲点击查看视频

205022sz9bkcte9q8hithu.jpeg

儿童、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淡薄

预防儿童、学生交通安全事故

所有家长必须警醒

· 2 ·

花式超员

4名中学生共乘共享电动车

广东揭阳

网友举报四名中学生

同坐一辆共享电动车

其中一人在前面把控车头

中间蹲坐着一人

还有二人站在后轮轴承上

四人一边嬉戏一边高难度骑车

一路上晃晃悠悠

205022b4f989inyu0vm3sb.gif

交警于当天将4中学生及家长全部找到

最终,小吴因未满16周岁

骑行电动自行车被罚款20元

并写下检讨书

其余学生及家长全部被交警批评教育

点击查看视频

越是放假的时候

家长们最不能忽视的是

儿童、学生交通安全

205022b3okdk2m2jjj2uw2.jpeg

  暑假期间,多数学生处于相对“自由”状态,同时,外出活动大幅增多,无形中增加了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

  学生大多好奇心强且具有冒险精神。马路上追逐、嬉戏,或者为了少走点路选择翻越栏杆、横穿马路等,导致安全隐患层出不穷。

  学生交通安全常识相对缺乏。对行走规则及机动车行驶特点不明白,更不了解违反交通法规将会导致怎样的后果。

暑假期间,安全第一

一定要做好孩子的“安全功课”

作为家长

平时一定要注意

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育孩子遵守交通法规

让孩子们从小树立良好的交通安全意识

205022p08pu8vjpjvffpyy.png

步行篇

由于年龄特点,儿童普遍活泼好动,在参与交通活动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过马路时,常常存在横冲直撞、猛跑、忽然加速或折返等行为。 对小一些的孩子,一定要看好他们,特别是在公共道路上,一定要牵住或者抱住孩子,紧紧不放。对于大一些的孩子,要提醒他们,不要随意穿行马路,过马路走人行横道,更不能翻越道路隔离护栏,也不要在马路上滑滑板车、滑旱冰等。

步行

注意事项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横穿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不要翻越隔离护栏。

3、过马路要遵守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4、在没有交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5、走路时要注意观察周围情况,不要边走边看书报、手机。

6、结伴外出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

骑行篇

骑行自行车必须年满12周岁,骑行电动自行车必须年满16周岁。这是由于孩子对复杂的交通环境缺乏准确的认知和判断,如果骑车上路的话,很可能会发生危险。

骑行

注意事项

1、骑自行车要各行其道,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不逆行,转弯时不抢行猛拐,提前减速,横穿马路要下车推行,要远离大型车辆转弯时内侧区域。

2、骑车时不要脱手或手拿东西,不互相攀扶,不互相追逐、打闹。

乘车篇

乘车时应让孩子使用儿童安全座椅,不能怀抱孩子或让孩子坐副驾驶座:未满12周岁的孩子乘坐私家车时,应当坐在后排位置,并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乘车

注意事项

1、车辆在行进的过程中,不嬉戏打闹,不将身体伸出车窗,以免发生危险。

2、乘坐公交车时,上车尽量靠后走,不要聚集在上下乘客的车门周边,以免在开关门时被夹伤。禁止在机动车道上追赶公交车,在上下乘客车门口推搡,在车头、车尾处逗留。自觉在公交站台等车,有序排队上车。

意外无法预测,但事故可以防范

关注孩子的交通出行安全

家长们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增强孩子的交通安全意识

205022q1f01zsjrytkrk5e.png

同时,也提醒广大驾驶员

要学会防御性驾驶

特别是前方有学校等指示标志时

应提前观察路面情况、减速慢行

205022x0kswzyqtks0n1js.jpeg

部分来源:网络综合

审核:汤龙峰、周卓彦

编辑:娄君祥、陈梦茹

如有侵权请及时提醒


细心的观察世界,认真的品味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评论0
手机版|小黑屋|浙公网安备 33038302330605号|龙港论坛 |浙ICP备19040956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回复 列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