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浙江大健康、新华社、央视新闻
6月10日,温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温州市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及其关联病例的通报。
通报指出:患者王某某5月10日入境后进行医学观察21天,期间4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6月1日解除隔离后,6月9日诊断为确诊病例。
截至6月10日14时,已排查密切接触者242人,次密接829人,全部落实管控。
完成核酸检测采样72791人,已出检测结果14554份,其中14552份为阴性,2份阳性(1例为境外输入性病例,是确诊患者丈夫李某一,共同从意大利回国,另1例为无症状感染者,是患者共同居住的儿子李某二)。
△通宵开展核酸检测后,医务人员就地小憩
为何确诊患者此前多次核酸检测为阴性?
面对新冠病毒的变异,普通民众又应该如何应对?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采访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主任、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浙江省诊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专家组成员盛吉芳,她刚参与了新增病例的线上MDT(多学科联合会诊):
“患者目前正在接受规范化的治疗,相信我们的‘浙江经验’可以帮他们度过难关。”
此次新增病例通报后,民众最关注和好奇的地方在于,王女士此前4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为何在解除隔离后第9天又查出阳性?
盛吉芳说,核酸检测的样本可分为痰液、鼻拭子、咽拭子三种,其检出的准确率依次递减,“检测的样本、方法和手法不同,检出的结果也可能存在差异。”
她在MDT时仔细查看了患者的CT片子,发现她感染的面积不大,但位置较深,位于两肺下部及外侧胸膜带,加大了检测的难度。
另外,患者从国外归来,存在病毒变异的可能,这对检测也会产生一定干扰。
温州新增病例引发关注之时,广州的疫情也牵动着全国民众的心。
据专家介绍,从目前临床接收到的患者情况来看,广州本轮疫情重型危重型患者比例偏高。
批准!3-17岁人群可紧急使用新冠疫苗6月11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国家已批准3-17岁人群可以紧急使用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二级巡视员崔钢11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目前,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主要是在18岁以上人群开展,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批准3-17岁人群可以开展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紧急使用。国家会根据疫情形势、防控工作需要和相关人群特点,组织专家研究制定针对3-17岁人群接种的具体政策。同时,会同各相关部门共同把儿童青少年的接种工作组织实施好。央视新闻6月11日消息,在11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称:对于60岁以上老人能否打疫苗,网友反映目前各地标准不一,根据网友反馈,有些地方60岁以上老人可以接种,有些地方却不可以,各地是否可以统一标准,卫健委是否会发布专门的指导意见?对此,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二级巡视员崔钢表示,按照新冠疫苗接种总体的安排和部署,相关部门对各类人群的接种都做出了一个相应的详细的安排,这里面也包括60岁以上的老年人。前期对于有接种需求、身体状况比较好的老年人开展了接种工作,这个接种是参照对于重点人群的接种来进行实施的,同时根据新冠疫苗临床试验比如安全性、有效性数据的结果,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接种策略。崔钢还介绍,为指导各地做好各类人群包括60岁以上老年人的接种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苗协调组专门制定了《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实施技术指导方案》(第一版),对于60岁以上老人的接种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统一的接种建议和具体要求。下一步会继续指导各地有序做好老年人的接种工作,切实保护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