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目前全国多地制定了针对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地方性技术标准;另外,我国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即将出台。
记者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查询到,2022年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起草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已经完成了起草和征求意见阶段,目前正处于审查阶段。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安全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何鹏林是工信部锂离子电池及类似产品标准工作组组长,同时也是这项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人之一。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安全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何鹏林:按照项目计划,这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今年发布。本标准将填补国家层面对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安全质量监管的技术依据空白。标准发布以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服务,不得生产、销售、进口或者提供。
电动自行车室内充电
或违规改装、更换锂电池
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触目惊心
△电动自行车楼道内充电爆燃
消防部门针对电动车充电引发火灾做过实验,实验数据显示: 电动车起火30秒,毒烟可覆盖整个房间和楼道,产生的大量有毒浓烟,极易引发伤亡事故。
过度充电
一般情况,电动车充8小时左右的电就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过长时间的充电,会让电池发热、鼓胀甚至导致电池爆炸。
线路老化
电动车使用过久,车里的连接线路容易老化、松动导致漏电、接触不良或短路。如果车辆电线发生故障,产生的高温容易引燃车辆的鞍座及装饰性塑料件等。
充电器使用不当
很多家庭不止一辆电动车,不同品牌的电动车混用充电设备,也会给电池带来损伤。充电器是损耗品,寿命较短,需要及时更换,更换时要注意与蓄电池型号相匹配。
超过一半的电动车火灾都发生在夜间充电时间,很多车主为了省事,经常会在睡前将电动车放在楼道或者客厅整夜充电,凌晨至黎明这段时间往往是人们睡熟的时候,一旦发生火灾,很难及时发现,甚至来不及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