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也是“龙港现象值得进一步关注和研究”提出20周年。10月15日,借着龙港市城市发展大会召开之际,“龙港现象”理论研讨会同步召开,共话龙港改革未来。
20年来,龙港经历产业城、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强镇扩权、新型城镇化试点等,一路改革创新不止。2019年成为中国第一个“镇改市”后,龙港更开启探索中国第一个“大部制、扁平化”改革的奋斗历程。
本次研讨会分别邀请到了浙江省科技厅原党组书记、厅长,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蒋泰维;澎湃新闻副总编辑胡宏伟;新华社原温州支社社长、新华社高级记者张和平和温州市委党校教授、温州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朱康对,从不同角度就“龙港现象”进行主旨演讲和理论探讨,深度挖掘“龙港现象”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蒋泰维于9月初曾带队到龙港开展为期一周的调研,形成了“龙港现象”调研报告。他就《“龙港现象”的本质特征和时代价值》展开发言,他指出,“龙港现象”集中表现为龙港是中国第一座农民城、中国第一个“镇改市”,也是中国第一个实施“大部制、扁平化”改革的地区。“龙港现象”时代价值不仅体现在龙港自身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城市繁荣发达,更在于为全国新型城镇化改革提供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样板。
朱康对长期关心关注龙港,曾直接参与龙港“农民城”的撤镇设市改革相关调研活动。他围绕《龙港改革中的体制碰撞和继续创新》这一主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龙港是国家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背景下全国唯一的经济发达镇撤镇设市的典型。设市后的改革可歌可泣,遭遇的体制碰撞和困难始料未及。进一步的继续创新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张和平几十年间守望龙港,深入实地开展新闻调研,相继发表了一大批新闻报道和内部报告,为龙港的三次重大变革提供了舆论支撑。他围绕新闻力量是什么、新闻力量成为龙港崛起的助推器、“龙港现象”如何永葆魅力经久不衰进入新闻力量的法眼三方面,阐述《探索新闻力量与“龙港现象”的密码——以新华社报道为例》。
胡宏伟也一直关注着龙港的改革与发展,并多次到龙港调研,发表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文章。他分享的是《中国改革与农民群体“人的现代化”——以“龙港现象”为例》,他认为中国的改革是浙江样本+温州模式+龙港现象,而龙港现象的内核则是农民群体“人的现代化”,新时代龙港必须坚持大无畏的改革勇气,以人民的幸福感作为衡量改革成败的唯一标准。
会上,由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等单位专家组成调研组撰写完成的《“龙港现象”调查报告》正式发布。调查报告中指出,“龙港现象”是“八八战略”的生动实践,是“温州模式”的缩影,更是“浙江现象”中的亮丽一页和“中国特色”的窗口。
来源/龙港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邓雨薇 方崇杰 金君 摄影/王晓莉
编辑 一审/吴蒙蒙
二审/范呈祥
三审/李甫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