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为发热及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皮肤黏膜出现皮疹、疱疹或溃疡。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传播、飞沫传播、消化道传播等,主要通过接触患者鼻咽分泌物、唾液、疱疹液、排泄物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玩具、日用品和衣物等物品传播。每年4月至7月是温州市手足口病的高发季,其传染性强,容易在学校、托幼机构等场所发生疫情。
▍健康提示
1.注意个人卫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指导儿童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应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打喷嚏、咳嗽时注意用纸巾遮掩口鼻并及时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物品。
2.加强环境和儿童用品的消毒。儿童的玩具、餐具和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等物品应经常清洗消毒,室内环境保持通风,定期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进行擦拭消毒。
3.接种EV71疫苗。接种EV71疫苗能预防EV71型病毒所引起的手足口病,可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建议6月龄以上儿童尽早接种EV71疫苗,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
4.儿童在手足口病高发季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避免和有发热、出疹的儿童接触。
5.家长应注意观察儿童身体状况,如发现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疱疹应及时就医,并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如出现持续高热、反复呕吐、嗜睡、易惊吓或烦躁、手足抖动、呼吸困难等情况应立即就医并加强医疗救治。患儿在皮疹水泡干涸前不应上学或参加聚会活动,以免传播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