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记者从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发布会上了解到,温州朔门古港遗址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作为今年浙江唯一入选项目,温州朔门古港遗址,港口、码头、船只,证据链完整。专家认为,这是迄今国内外海上丝绸之路港口遗址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在世界航海史上具有突出价值,是海丝申遗工程的经典样本和支撑性遗产点。
温州朔门古港遗址位于温州鹿城区望江东路东首、温州古城北城门朔门之外,北邻瓯江,与江心屿双塔隔江呼应。
遗址发掘区主要由东端水门头区、中部邻江港口区及西端南侧瓮城区三部分组成。
遗址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2021-2022年,该遗址在基建考古工作中被发现,发掘面积约5000平方米。主要遗迹有古城水、陆城门相关建筑遗存、8座码头、1条木栈道、多组干栏式建筑、成片房址、水井等,并出土沉船2艘、数以10吨计的宋、元代瓷片以及漆木器、琉璃、砖雕等大量遗物,各类遗存年代跨度从北宋延续至民国,尤以宋元为主。
朔门古港遗址规模庞大,格局分区清晰。目前的遗址发掘区集中分布在宋元岸线之间。
遗址地层中出土有大量瓷片。集中分布的瓷片堆积多呈条带状,形成于元代。其中九成以上为龙泉瓷,基本无使用痕迹。其他还有建窑、青白瓷及褐彩绘青瓷等。遗址中还出土漆木器、琉璃器、贝壳、植物标本等丰富遗物。
专家认为,温州朔门古港遗址的发现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其一,系列遗迹重现了宋元温州港的繁华景象,是我国城市考古、港口考古的重大收获。朔门古港遗址的发掘,生动勾勒出宋元时期温州港的宏阔场景,重现了“温州外滩”的繁华景象,凸显了温州古城港、城一体的规划特色。
其二,朔门古港遗址为温州坐实龙泉瓷外销的起点港和“海丝”重要节点城市提供了关键物证。南宋至明中期,龙泉瓷在外销瓷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被称为大航海时代之前我国推出的第一种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商品。温州凭借其发舶港口地位以及江海中转节点成为龙泉瓷外销的主要集散地和起点港。
△元代画家王振鹏的《江山胜览图》
其三,朔门古港遗址是迄今国内外海上丝绸之路港口遗址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在世界航海史上具有突出价值,是海丝申遗工程的经典样本和支撑性遗产点。港口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节点,它填补了海丝申遗体系港口类遗产的关键缺环。
其四,温州朔门古港遗址承载着独特的海洋文化信息,蕴含着先贤们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海洋文明内涵。三面环山、一面向海的特殊地理环境赋予温州鲜明的海洋文化特质。古城选址蕴含着港口优先的发展理念和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现在,温州正在做遗址下步保护方案、遗址公园设计,准备打造集怀古寻根、网红打卡于一体的温州市区考古主题的遗址公园,利用数字技术还原瓮城原貌,带你梦回千年温州城。
来源:中国蓝新闻客户端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