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龙跃路城市书房从龙港80年代印记的龙跃路水塔改建而来。书房从今年4月开始设计,10月便正式开馆。改建后的水塔城市书房由企业建设、政府投资、国企新华书店参与运营管理,藏书共有25000多册,室内的总面积为1600平方米,总投资近2千万元。
运营模式决定空间布局,书房一层是景观休闲区和阅读休闲区,开放有书店、图书馆、水吧、甜品工作室;二层是阅读功能区和多功能沙龙区,定期举办文化沙龙;三层则是文化驿站和互动空间,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等一系列活动;楼顶是“城市文化阳台”艺术分享空间,以灯塔为背景的舞台经常开展“展演+交流”等多元化、互动化的文艺活动。
“政府建设+市场化运营”的模式,让承载着老一辈龙港人岁月记忆的老水塔变身成为了年轻一代龙港人心中闪亮的文化灯塔。龙跃路城市书房——“城市中的水塔”也一跃成为城市新地标,周中日均进馆近600人次,周末日均进馆近1200人次。值得一提的是,它还是温州市唯一一家采用玻璃阶梯的城市书房,每两阶都记载了龙港大事记,体现了设计团队希望每一位来到龙跃路城市书房的市民能在拾阶而上时感受到龙港的改革历程和精神面貌,同时也希望能借文化之力助推龙港实现凌云之志,加快成为温州大都市区南部中心城市,加快建成全国新型城镇化改革策源地。
西排城市书房,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位于西排社区白河滨水公园内。该书房原为社区居民和社区共同出资建造的集体用房,社区原计划将其出租进而为集体经济增收。但通过进一步了解,社区更渴望推进文化阵地建设,为社区青少年打造一个适合学习、阅读的文化空间。
一来二往,西排城市书房的建设便顺利启动了。结合实际情况,书房在运营上采用了“社区入股+居民集资+政府配套”的模式,在设计上抛弃了原来的流线型设计,采用了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水墨,将原本枯燥乏味的书店风格变得更富有艺术性。自今年6月试运营以来,书房便人气高涨,座无虚席,成了社区居民开展亲子阅读、青少年阅读、自学的不二去处。
除了上述两种运营模式,龙港还创新了“乡贤捐建+政府装修+社区管理+社会组织运营”的模型,三管齐下,仅用半年时间建成4个城市书房、2个农家精品书局、1个乡村博物馆、1个非遗博物馆(龙跃路城市书房、西排城市书房、政务中心城市书房、翠湖城市书房;空笺书局、孙店精品农家书局;乾头乡村博物馆;夹纻漆器博物馆),在文化场馆建设中跑出了“龙港速度”。
八大文化场馆的拔地而起,并非“拔苗助长”,而是龙港文化建设自我拔高的迫切。
传承龙港“大部制、扁平化”改革特点,龙港文化的体制机制也建立起了“直插基层”的垂直体系——文化部门直接对接全市102个社区,实行扁平化管理和服务下沉,着力解决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由于减少层级、拉近距离,公共文化服务供需两侧信息对称,文化惠民活动实现了双向奔赴。2022年龙港市图书馆借阅量已达19万册,远超去年同期,现如今全市的阅读氛围越来越好,“书香龙港·阅读之城”的品牌轮廓也日渐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