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下午,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9月10日至9月17日8时,福建省累计报告本土阳性感染者272例,其中确诊病例263例(莆田市160例、泉州市18例、厦门市84例、漳州市1例),无症状感染者9例(均在莆田市)。目前,272例本土阳性感染者均收治在定点医院,所有感染者病情稳定。
福建56例阳性均为德尔塔变异株 均属同一传播链
福建省疾控中心对阳性感染者进行病毒基因组测序,已出结果的56例病例,分析均为德尔塔变异株,均属同一传播链。昨日,漳州报告的本地确诊病例,经流调,为本次厦门同安疫情的关联病例。
福建三地已完成核酸检测1170多万人次
截至9月16日24时,莆田市、泉州市和厦门市完成核酸采样累计1391.1万余人次,完成检测1178.4万余人次。
已设置集中隔离点231个 准备隔离房间2.9万间
目前,福建省已设置集中隔离点(隔离酒店)231个,准备隔离房间2.9万间,为实现密接、次密接动态清零目标提供坚实保障。截至9月16日24时,莆田、泉州、厦门、漳州四地已追踪并落实集中隔离14129人。
共排查出福建疫情发生地流出人员140865人
截至9月16日24时,福建全省共排查出本省疫情发生地流出人员140865人,均依法落实集中隔离、居家隔离以及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健康管理措施。
福建各级各类学校19日前组织全体师生员工完成新一轮核酸检测
根据通报,福建省各级各类学校原则上在9月19日前组织全体师生员工完成新一轮核酸检测工作。其中,对纳入登记造册的重点人群在间隔4天后再做一次核酸检测,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加密检测频率。
截至9月16日18时,福建省教育系统已完成新一轮核酸检测师生701万人、完成比例82.2%,其中,高校完成检测94.2万人、完成比例96.5%,莆田、厦门、泉州已全面完成师生核酸检测。(来源:福建发布)
全市广大市民朋友:
近期,福建莆田、厦门、泉州等地相继出现本土聚集性疫情,且波及范围仍在不断扩大,我市毗邻福建省,外防输入形势严峻复杂。中秋、国庆节日将至,人员出行、旅游和聚集性活动增加,疾病传播风险随之增加。为巩固疫情防控成果,科学精准做好我市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全市人民度过健康、平安、祥和的假期,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加强人员出行管理。合理安排中秋、国庆假期出行,非必须不出省,不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直辖市为所在区,下同)和已有本地阳性病例报告的地区,倡导就地过节。确需出行的,密切关注目的地和途经地疫情形势,切实做好个人防护,减少感染风险。二、加强重点人员管控。8月26日以来有福建省莆田市、泉州市泉港区,8月30日以来有厦门市旅居史且目前尚在我市的人员,或发现健康码异常的人员,请第一时间主动向所在社区、工作单位或住宿宾馆报备,并配合开展核酸检测、隔离观察、健康监测等健康管控措施。请主动劝导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家人、亲友等暂缓来龙返龙,如已来龙返龙的,严格落实“14+7”(即先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隔离期满核酸检测阴性者,继续实施7天居家健康观察)或“2+14”健康管理措施(即核验48小时内有效阴性核酸报告和14天日常健康监测)。三、强化重点场所管控。近期娱乐场所、卡拉OK厅、麻将馆、棋牌室、桌游室等室内密闭休闲场所暂停营业。宗教活动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暂时关闭,暂停相关活动。出入医院、车站、商场、农贸市场等公共场所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积极配合测量体温、戴口罩、查验健康码和行程码等防控措施。四、尽量减少聚集聚餐。节假日期间,请广大市民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场所内集体性聚会聚餐,个人家庭聚集也尽量控制在10人以下;避免在密闭或通风条件不良的场所聚会。喜事缓办、丧事简办,争做移风易俗的践行者。五、主动做好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请符合条件但尚未接种新冠疫苗的市民,尽早到我市新冠疫苗接种点接种疫苗,做到应接尽接、应接早接,预防感染新冠病毒,筑牢全民免疫屏障。六、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广大市民要履行健康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等良好卫生习惯,就餐倡导使用公勺、公筷,不扎堆、不聚集,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知14天活动轨迹及接触史,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