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龙港] 向“温州最美”致敬!龙港4人入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10 09: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温州
阅读: 48426 评论: 0


汲取榜样力量,践行使命担当。8月8日,第一届“最美诚信温州人”颁奖典礼暨2022年第一季“最美温州人·温州好人”发布活动举行。来自龙港市的何必阔入选首届”最美诚信温州人“名单,谢春凤、杨其都、夏生获得“2022年第一季度温州好人”称号。

095058in3ztvir3sepdhtk.png


 最美诚信温州人

095058kxzgkppvbo2iyppg.png

何必阔

男,1977年6月生,无党派人士,浙江龙港人,何氏夹纻漆器第五代传承人。

他出生于漆器世家,对漆艺有着特殊的情感。他择一事,终一生,让夹纻漆器技艺不断创新、传承、发展。他少时学艺,刻苦钻研,不畏漆癣之苦,学精技艺,三十多年坚守初心不改;匠心求新,迎难而上,从技法到产品,从学习到研发,传承路上坚持与时俱进;多方奔走,集资建馆,开设公益课程,展示传统漆艺风姿,推广之路绽放瑰宝异彩。何必阔孜孜以求,用漆造物,续写着传统漆艺文化的魅力。他的坚守,让夹纻漆器传统技艺在新时代散发出熠熠光芒。

095058nhuhgicu2cw6c3cc.jpeg

以使命承学漆艺 让工匠之心传承

何必阔自幼生长在漆器世家,“夹纻漆器”技艺传到他这一代已是第五代。他对漆艺有着特殊的使命感:“我打小就是在漆器堆里长起来的,耳濡目染。从我有记忆起,家人们经常围在一起做漆器,讨论漆器的形状和上色。长大了,我就想做一件自己的作品。”

何必阔16岁那年,开始正式学习夹纻造像工艺制作。他跟随堂哥去山西五台山学艺,在五台山一呆就是五年。五台山拥有诸多名胜古迹,夹纻造像技术高超。在那里,何必阔看到了历史古迹的神圣,触到了夹纻造像制作的奥秘,掌握了夹纻漆器工艺的精髓。他回忆说:“学习漆艺,入门容易,但都得过一道艰难的‘坎’,那就是忍受大漆过敏的痛苦。初学漆艺时,我一接触漆,就长漆癣,奇痒难忍,硬是咬牙坚持了一年多。当体内产生了抗体,我也逐渐明白老手艺人说得大漆‘咬人’是与匠人在磨合这个道理,只有磨合好了才能与其厮守终生。”

095058l5q2vu6aevzwevgt.jpeg

以匠心创新漆艺 让漆器之技常青

何必阔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传承着“夹纻漆器”工艺。但有段时间,看到周围亲戚纷纷改行,何必阔一度感到困惑,他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是坚持还是放弃。有人告诉他,“现在传统工艺生存很不容易,不能纯粹只做一个工匠,要经营好自己的事业,走出民间工匠手艺人自己的路,让全社会关注到民间传统工艺”。于是,何必阔加倍努力学习,对漆艺技法孜孜以求。他到全国各地参加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和理论水平。在熟练运用传统制胎和髹漆技法的基础上,他开创了石膏制胎法、塑胶制胎法和分模复合模型制胎法,开发了一批新型的、更富有工艺特色的产品,创新了多种色漆的配研方法、立体夹纻造像工艺及漆面髹饰方法,使夹纻漆器更加绚丽多姿、丰富多彩。为了让夹纻漆器技术得到传承,2008年,何必阔加班点,用几个月的时间整理材料,申报非遗。2009年,夹纻漆器申遗成功,入选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何必阔也被评为“夹纻漆器”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2009年以来,何氏夹纻漆器每年多次组团参展国家、省级大型展览活动,获得杭州电视台、温州电视台、温州日报、浙江文化信息网、文化月刊、求是先锋、浙江卫视“匠心中国”等媒体杂志刊登报道。同时,已有三十多件作品获得国家、省级金、银、铜奖,在省、市级期刊发表《漆艺的魅力与现状》《漆艺技法的发展和运用》《漆器离生活有多远》等多篇论文。2012年,多件作品被温州非遗馆收藏;2013年,何必阔设计的漆器产品被选为苍南县政府馈赠给23国大使的礼品;2017年,漆器产品被选为温州市委市政府与香港政府作为互换礼品;2017年,作品《敦煌印象》被国家基金会组委收藏;2018年,作品《纻麻时装Ⅱ》被中国轻工业博物馆收藏;2019年,作品《瓯江潮起》《彰髹漆瓶》被温州博物馆收藏。

095058m664xxx7dlw7g2kl.png

以诚信集资建馆 让漆艺之光恒放

为了弘扬和传承夹纻漆器技艺,2010年,何必阔筹建“温州夹纻漆器博物馆”。十多年来,他东奔西走,多方筹款,获得家族出资200多万元,但离建馆仍有很大资金缺口。得知他要建馆的消息后,很多企业家被他的匠心人品所感动,纷纷注资,共筹款1000多万元。何必阔曾联系到一位只有一面之缘的企业家,当对方得知他要建馆的事情后,二话不说,当即同意注资200万元,并表示自己信得过何必阔。终于,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推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温州夹纻漆器博物馆正式落地,选址龙港市城市公园二期,占地面积3333.9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预计2022年8月底正式投入使用。建成后,它将成为集技术研发、旅游观光、艺术交流为一体的活态展示平台,也是漆器非遗的重要传承基地。温州夹纻漆器博物馆的建设,凝聚了何必阔的心血,也体现了社会各界对夹纻漆器这项传统文化技艺的认可和保护。

095058mqkp4814iba7jm84.jpeg

以技艺回馈社会  让漆艺之火燎原

何必阔在推广传统技艺的同时,始终不忘回馈社会。他长期坚持做公益事业,向中国轻工业博物馆、温州博物馆、温州非遗馆、龙港市文化中心等场馆捐赠工艺展品,价值达30多万元。他还每年在龙港公益园开办非遗公益培训班,招募学员,免费传授技艺。同时,不定期举办非遗进校园公益活动,将传统技艺展示给未成年人,播种夹纻漆器技艺的火种。

095058poeyvfshy3ehy334.jpeg

095058ehhx2mvtzzkm5l7k.jpeg


 第一季温州好人

095058lw6zlaa500rs66js.png

谢春凤

女,1964年7月出生,籍贯浙江苍南,中共党员,现任龙港法院综合审判庭四级高级法官。

在审理一次家事案件中,法庭上,双方情绪激动,唇枪舌剑,互不相让。谢春凤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帮助双方当事人达成离婚调解协议。出具调解书后,还附上她的法官寄语。事后,一当事人说道:“调解书背后的法官寄语给了我莫大的勇气和力量,就像阴霾中的一缕阳光,我会带着孩子好好生活下去的。”法官寄语经案件代理律师转发朋友圈并经国家级媒体刊载报道后,引发全国关注。龙港法院也专门成立了以谢春凤法官个人名字命名的“春凤话语”家事工作室。

095058xdq4zvvgg353f83n.png

杨其都

男,1976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龙港,龙港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建设局交通运输服务中心主任。

2021年底杨其都受命在龙港日均车流量5000余辆的高速口设立防疫检查点,他带领专班成员,牵头协调卡口人员组织、流程职责、合成作战等机制,协同卫健、公安、执法等部门,分工负责卡口中高风险地区车辆的拦截查验、核酸检测、转运处置等工作。在“4·2”疫情中,杨其都在甬莞高速龙港口对病例马某及时发现,落实应检尽检,有效防止新冠疫情通过交通运输渠道进行蔓延。

095058b3xj7z4qqoxj5vh6.png

夏生

男,1993年8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籍贯浙江苍南,龙港市公安局民警。

在面对突如其来的“1·26”“3·3”“4·2”等本土疫情时,作为龙港市疫情防控特别机动队指挥部的一员,夏生始终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协助完成5000余人次的指挥调度,牵头排查密接人员200余名,次密1000余名,协调转运、核采涉疫重点人员1200余人,为龙港疫情防控做出巨大贡献。


来源/龙港市融媒体中心

资料/文明温州
编辑 一审/林细仲
二审/范呈祥
三审/李甫仓
龙港论坛(lgbbs.cn)是以龙港市为中心,覆盖鳌江宜山钱库金乡等周边一个具有影响力的本地生活消费社交平台,讨论本地热点新闻、爆料八卦、分享身边美食、晒出生活美图、参与线上线下聚会,下载龙港人帮你找到龙港共同兴趣爱好的圈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评论0
手机版|小黑屋|浙公网安备 33038302330605号|龙港论坛 |浙ICP备19040956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回复 列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