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年的先行探路,龙港改革亮点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较好地完成了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改革任务。会上,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沈迟发布《龙港撤镇设市三周年评估报告》,介绍了全国新型城镇化改革发展的“龙港经验”。《报告》指出,龙港通过“大部制、扁平化”改革,实现了以40%行政资源承接了同类县100%行政管理职能,形成了精简高效县域治理新模式;通过县域治理数字化改革,确保市级指令直达社区、贯通网格,实现了“一屏感知、一网统管、一体指挥”,打造了“市管社区”基层智治新样板;通过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改革,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逐步走出了全域城市化、就地市民化、服务均等化的共富路径。《报告》建议,龙港下一步要深化投入型改革、深化利益调整型改革、深化引领型改革,继续为全国新型城镇化和县域治理现代化提供更多经验。
龙港作为全国唯一同时推进大部制和扁平化改革的县级市,为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提供了鲜活样本。三位知名专家现场或视频参与访谈,对“龙港经验”给予高度评价,并就龙港如何开启新征程提出真知灼见。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王满传认为,龙港首创了市直管社区的新型城市治理模式,提高了治理效能,增强了资源配置能力,加快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为全国各地提供了可供参考借鉴的宝贵经验。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副院长张蔚文表示,下一步,龙港可以重点在人的问题和城乡融合问题上实现突破,加速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夯实县城运行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支撑,为浙江高质量建设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龙港方案。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之江区域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卓勇良建议,龙港要坚持把“大部制、扁平化”改革的路子走下去,增强社会自组织活力,积极培育社会组织,优化提升居民自治组织,打造小政府、建构大社会、切实增强企业活力,全面推进区域发展。
龙港是一个新生的现代滨海城市,潜力无限、商机无限。大会举行了“双招双引”集中签约仪式,签约重大投资类项目8个,总投资125.88亿元,涉及新材料、新能源、生命健康、现代农业等战新产业;平台类项目2个,基金规模20亿元。据了解,三年来,龙港共招引落地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9个、省“152”工程项目4个,其中超10亿元项目13个,招引项目总投资达362.5亿元。
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项目支撑,也离不开人才引领。大会上还举行了才企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和百名硕博代表入职仪式。彭来湖教授团队与诚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熊玉兵教授团队与温州格洛博电子有限公司、王卫国博士团队与鸣旭科技有限公司、缪茂众教授团队与华昊无纺布有限公司、金田高分子材料研究院团队与温州金驰科技有限公司分别上台签约。
今年2月22日,我市面向全球发布百名硕博“招贤令”以来,先后共收到500余份来自海内外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简历,目前已入职硕博107人。会上,10名硕博代表参加了入职仪式,共同开启在龙港美好新征程。在龙港,没有本地人外地人,来了都是一家人。我们期望这些优秀的人才能够给龙港带来更多创新的活力和生机。
未来的龙港,还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大会发布了龙港城市建设发展规划。根据规划,龙港将瞄准全国新型城镇化改革策源地目标,以龙平苍一体化的龙头之姿,描绘“一心两翼、拥江向海、组团联动、全域精美”的宏伟蓝图,全力建设中心城市、全域城市、品质城市、创新城市。“一心”即中央活力中心,作为鳌江流域的核心功能承载区域,未来将重点培育产业科研创新引擎,提高公共设施服务能力。“两翼”围绕都市中心布局,西翼以未来社区理念不断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加速老城复兴;东翼通过培育公共服务、商务金融、文化教育等城市功能,布局青龙湖科技城等产业载体,打造滨海特色新城。基于城市空间布局,龙港将全力打造区域领先的综合交通枢纽,整体形成外快内畅行优的交通格局;聚焦一老一小,加快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改善提升,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感受15分钟生活圈的便利舒适。
大会还公布了100位“最美龙港人”名单,播放了“龙港改革发展三周年”和“龙港人看龙港这三年”专题片,向全体龙港市民发出了《共建美好家园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