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龙港] 品读龙港丨江口三渡之“平安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31 11:4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温州
阅读: 49602 评论: 0


编 者 按

1984年建镇,催生中国第一座“农民城”;2019年撤镇设市,成为中国首座新型“镇改市”。龙港,这座全国最年轻的城市,其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人文底蕴。龙港的历史可追溯至东晋咸康四年(338)。

从1600多年前走到今天,千年龙港有着怎样的丰富底蕴?都有哪些尚不为大众所知的人文地理风情?温州日报《品读龙港》专栏继续细说龙港前世今生。

 “江口”,顾名思义,即鳌江(古称横阳江)入海口,古时江之两岸统称“江口”,今分属平阳、龙港两地,北江口在平阳鳌江镇,旧有“江口关”;南江口在龙港市,明代建江口城。江口扼鳌江天险,江口渡可谓是“横阳第一渡”,唐代有“江口镇”。

114114vaubqz7pbcwbxpa1.jpeg

平安渡口

江口南岸的龙港是新生的城市。1982年4月,经温州市政府批准建立苍南县沿江港区(后改名龙江港区)。划龙江公社的金钗河、江口、下埠和沿江公社的方岩下、河底高等5个大队为基础,开启城市化进程,“江口”可谓是龙港的“胚胎”。

最早有“江口”记载的是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圆珍台州温州公验》。圆珍(814—891)是日本赞岐国(今香川县)人,日本佛教天台宗寺门派创始人。据白化文点校《行历抄校注》记载,唐大中七年(853)圆珍一行乘坐的商船从福州登岸北上,“十月中旬入温州界,过江口镇,至横阳县,停住郭下。相看县官丞将仕郎许邴,给两双船,差二人送至州下。”

江口渡,又称“平安渡”,是横阳古道上历史最悠久的渡口。元大德十年(1306),提控滕天骥捐资重修,渡口旁有石门树立,上有题额“平安渡”三字。明代弘治四年(1491),平阳县令王约重筑平安渡,并收归官府经营,置官船和专职船夫四名。清代顺治迁界,平安渡遭废弃。乾隆初期,江南垟人口大增,渡口又恢复繁荣。初期渡口由民间自营,渡船两只,船夫两名。由距离渡口近的村民摆渡,不需出工钱,但春秋两季要供一定数量的粮谷给船夫。而没出谷粮或距渡口远的村民,则收每人摆渡费一文钱。但靠自行经营的平安渡管理无序,尤其是人多时常因抢渡而发生斗殴,许多人落江而亡,而船夫不是官府长期雇佣,故也无法约束。那时江北人南下,江南人北上,都要坐小船经内河到渡口,然后靠人力抬船放入鳌江中过渡,因江阔水深,在风雨大作、波浪滔天时,江中常发生船覆人亡的悲剧。据《蓉林笔记》记载,乾隆二十四年(1759)十二月,渡江时溺毙五十余人。平阳知县何子祥上任后,将渡口收归官府经营,置大船四艘,分泊南北两岸,雇佣船夫四名,除发固定工钱外,另给拨田四亩,每亩纳银四钱并与舥艚燕窝陡门的租银一起储存质当,其利息用作修船之资。  

平安渡口南来北往人流最多,故历代以来石道屡圮屡修,在修理马道的人物中,有正直有为的官员,也有热心公益事业的乡绅。如“元大德十年(1306)提控滕天骥因两岸石道倾圮,捐修北岸长一百二十丈,南岸倍之,高广各七尺。”“康熙十七年(1678),守汛把总胡大倡捐及兵民乐助,重砌南岸马道五十余丈,俱用长石,又重建天妃宫于渡旁。”“乾隆三十一年(1766),海关帮收税务官孝感赵献廷创建‘隲渡亭’在北岸”。“乾隆四十三年(1778),耆民尤益元再修,总戎周公、邑令汪增谦捐俸以助其成。”这些官员将自己的薪俸都捐出来修渡,尤为可敬可佩。

历代修渡出资出力最多的是江南乡绅,如乾隆三十二年(1767)江南乡绅陈淑澜等人在平安渡口建厢房六间,床榻具备,名曰“便民房”,让夜行的客旅有一个栖身之处。道光甲申(1824),夏口人吴冠昆倡捐重筑南岸马道。咸丰间楼下人郑观岳复舍船二只。光绪六年(1880),叶昌伦、董正发等在南岸筹建“平安亭”和“岸登亭”。光绪二十四年(1898),江南黄车堡人黄庆澄复募筑北岸马道。光绪三十年(1904),刘店人鲍铭书等禀准勒石定每渡船价。光绪三十三年(1907),颜万成等募捐在南岸再修“观海亭”,邑令李建、乡绅吴履階重修,均砌以石。宣统元年乡绅张培庆再修,拆毁旧址移筑于西边数百步,由于泥沙淤涨,不便往来,改筑江口……

龙港瓯南大桥的通车,历经千年历史的平安渡才真正退出历史舞台,如今仅留“江口路”和“码头路”两条与渡口相关的街道名字,仿佛诉说着昔日的辉煌。


来源/温州日报
作者/陈文苞 摄影/池长峰
编辑 一审/林细仲
二审/范呈祥
三审/李甫仓
龙港论坛(lgbbs.cn)是以龙港市为中心,覆盖鳌江宜山钱库金乡等周边一个具有影响力的本地生活消费社交平台,讨论本地热点新闻、爆料八卦、分享身边美食、晒出生活美图、参与线上线下聚会,下载龙港人帮你找到龙港共同兴趣爱好的圈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评论0
手机版|小黑屋|浙公网安备 33038302330605号|龙港论坛 |浙ICP备19040956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回复 列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