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到温州附一医附近办事,在门口就会听见有人喊‘龙港龙港,就差一位就差一位,马上走马上走’,宛如回到上世纪80年代的长途汽车站……”昨天上午,龙港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分组会议上,市人大代表、龙港市融媒体中心媒体经营部主任徐娜娜以温州市区街头的一个常见场景切入,探讨龙港市医疗和交通方面的短板问题,引起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
徐娜娜说,不仅在市区医院门口,温州机场出站大厅的司机揽客时,喊“龙港”的同样很多。“是龙港的病人比其他县(市、区)多,还是说龙港人的私家车保有量少?其实都不是,这场景恰恰反映两个有关龙港的民生方面的短板问题,就是医疗和交通。”
她表示,在龙港撤镇设市之前,龙港医院其实就是大一点的乡镇卫生院。龙港设市后,2020年6月,龙港市政府和温州附一医签订全面托管协议,龙港人民医院由附一医托管。近两年,龙港医院的医疗水准、信息化建设程度、管理能力显著提升,医院的门诊量、手术台数等同比环比都有较大增幅,但即便如此,2021年龙港的县域就诊率只有33%,为全市平均县域就诊率的一半不到。龙港市民除了轻度病症在当地就诊外,其他普遍选择到温州市区就诊,所以会出现出租车、网约车司机针对性地到温州市区医院门口招揽龙港客人的场景。
交通问题同样是龙港的短板,由于交通配套相对滞后(没有高铁、轨道交通、国道),市民出行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较高,所以很多市民出行都选择网约车拼车,这使得龙港人成为司机拉客时的“热词”。
徐娜娜希望温州市委市政府能够推动龙港医院真正融入温州医科大学下属的医院体系,将其从现在需要大医院输血变成自身具备造血功能,让医院的诊疗和管理水平快速提升,以惠及更多的龙港市民。她也建议,有关部门在交通规划上对龙港有所倾斜,加快项目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