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各地不得对来自杭州的人员层层加码管控、不得擅自出台“非必要不离市”等限制性措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30 09: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温州
阅读: 4900 评论: 0



11月29日,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第八十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夏时畅,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桢,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邬小撑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091222ahwddfjj0ya03hh2.jpeg

091222tsi9828hhhb28hbh.jpeg


  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夏时畅首先通报了最新疫情情况:


  • 浙江省疫情情况


  11月28日,浙江新增确诊病例0例,无症状感染者0例。截至28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501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81例),现有在院治疗确诊病例14例(其中境外输入13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78例(其中境外输入75例)。


  • 全国疫情情况


  目前全国局部地区疫情有所起伏,自10月17日西北本土疫情报告发生以来,全国出现多起由境外输入源头引起的疫情,呈现传播链条多、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点。近期内蒙古满洲里疫情仍在发展,阳性病例为重点人员主动筛查中发现,这进一步警示我们,受冬季气候因素叠加影响,外防输入形势依然严峻,落实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点区域“人物同防”与闭环管理仍是重中之重。


  • 境外疫情情况


  进入10月中旬以来,全球新增确诊病例数连续6周反弹,形势复杂严峻。据世卫组织报告,截至11月28日,全球累计确诊超过2.59亿人,死亡病例超过518万例,近期全球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在60万例以上,美国日增确诊和死亡病例数仍居全球首位,欧洲新冠确诊病例正在激增,德国、英国、俄罗斯等多国疫情关键数据反弹至历史最高值。全球范围看,Delta毒株继续保持优势地位,奥密克戎等新变异株的出现为疫情防控带来新的挑战。

杭州市11.25疫情处置情况


基本情况






























11月25日12时20分,浙江接到上海市协查函,有2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已流入杭州市。杭州市立即对2名密接人员落实管控措施,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检测,下午2时2名密切接触者核酸快检筛查阳性,第一时间由负压救护车闭环转运至定点医院,下午4时核酸复核结果阳性,临床诊断为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浙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袁家军书记、王浩代省长第一时间作出批示,迅速激活疫情防控指挥体系,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省防控办、省卫生健康委领导第一时间率应急小分队赶赴一线,实行提级指挥,扁平化运作,三级专家团队联合研判、当好参谋,突出“早小严实、科学精准”,运用“源头查控+硬核隔离+精密智控”防控机制,用最短时间、最小代价坚决打赢这一场遭遇战。


  截至11月29日9时,全省共排查并落实隔离管控密接845人、次密接2117人,间隔24小时两轮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2名无症状感染者居住小区、工作场所封闭管理区域人员2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与2名无症状感染者同乘G7461和D931次列车在浙下车的所有密接、次密接人员两轮核酸检测均为阴性。除上述2名无症状感染者外,本次疫情浙江无新增本土阳性感染者,疫情总体态势平稳、风险可控。


应急处置情况






























01
迅速响应,提级指挥

  杭州市输入性疫情发生后,袁家军书记、王浩代省长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迅速启动处置程序,全面细致流调和排查,精准管控,确保不发生疫情扩散。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浙江省和杭州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和浙江大学迅速激活应急响应机制,实行提级指挥,扁平化运行。25日19时许,王浩代省长、陈金彪常务副省长、成岳冲副省长赴杭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指导部署防控工作,杭州市和浙江大学主要领导始终坐镇一线调度指挥。26日上午,省委袁家军书记召开省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会议,对疫情应急处置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

02
科学研判,精准管控

  接到疫情报告后,省市区卫生健康部门当天下午迅速调集疾控中心专业流调人员145名,第一时间迅速开展工作,在2小时内基本完成疫情核心信息流调工作、查明活动轨迹、判定密接次密接、精准划分防控区域、开展人员排查管控,25日下午5许,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瞿某居住小区河滨之城雨澜轩小区、工作单位浙大紫金港校区实行封闭管理。卫生健康部门连夜抽调1000多名核酸采样人员对封闭区管控人员开展核酸采样检测,抽调58名专业消毒人员对2名无症状感染者居住、工作场所、就餐场所学校食堂及龙湖天街左庭右院等开展终末消毒,消毒面积达8000余平方米。

03
源头管控,严密排查

  从严从实从细做好密接、次密接排查工作。25日下午5时,省防控办发出紧急通知,部署各地紧急排查与本次疫情相关的风险人员,包括与两名无症状感染者同轨迹人员、参加上海中国国际财税博览会人员、与2名无症状感染者同乘G7461和D931次列车在浙下车旅客等人员,进一步压实“四方”责任,对已经排查到的、分布在各地的密接和次密接,由各地落实管控措施,坚决杜绝脱管、漏管、失管。公安、通管、公卫、大数据等部门强化部门协同联动机制,排查风险信息15.5万条,下发区域协查信息12.7万条。

04
规范有序,动态调整

  11月27日上午,省卫生健康委组织省市县三级专家开展研判论证,结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2名无症状感染者临床资料、密切接触者和次密接的核酸检测结果、人群核酸筛查和管控情况、外环境核酸监测等情况,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和河滨之城雨澜轩小区提出了分类管控建议。27日下午杭州市根据专家组建议,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除浙大艺博馆外)予以解封,迅速恢复封闭管理区域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等。28日对疫情涉及的浙大艺博馆及周边小范围楼群师生、河滨之城雨澜轩小区(除1幢2单元外)也解除了封闭管控措施,人员实施14天自我健康监测。

05
加强监测,及时预警

  从严做好社会面管控,强化基层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药店等哨点监测作用,完善多点触发的监测预警机制;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发布疫情信息和防控提醒,引导公众进一步做好新冠疫苗接种,继续保持“一米线、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等良好习惯,配合做好健康码、行程卡查验和体温监测工作;严格落实机关、企事业单位出省人员报备等健康管理措施。

06
“三情”联动,暖心保障

  认真做好隔离管控人员人文关怀和生活保障。省防控办第一时间指导杭州市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杭州市在25日19时发布疫情信息,22时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浙江大学也同步公布了相关信息。26日杭州市再次向社会通报了疫情应急处置情况,公布24小时核酸检测单位名单,满足公众"愿检尽检"核酸检测需求。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第一时间做好人员排查、健康监测管理工作。浙江大学、西湖区政府及相关街道社区等组织人员力量,尽最大努力暖心做好被管控人员的人文关怀、心理援助和生活保障工作。

07
加快接种,重点推进

  加快推动疫苗接种工作,在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全省重点推进3-11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18岁以上人群加强免疫接种和60岁以上人员查漏补种工作,进一步增强群众接种疫苗的自觉性主动性,确保无禁忌症人群“应接尽接”、重点行业人员“应接必接”,尽快构建全民免疫屏障。截至11月28日24时,全省3岁以上人群共接种1.3亿剂次,完成全程接种5940.4 万人,其中,18岁以上人群加强针累计接种472.2 万剂次,3-11岁人群累计接种738.1万剂次。


091222kdbbfizcnu4bnixl.jpeg

自11月25日晚起,全国多地已把杭州市作为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市对待,浙江各地也都收紧防控政策。目前在省内出行,以及召开会议活动有什么特殊规定吗?

夏时畅:


  浙江省接上海市协查函后,第一时间对2名密接人员落实管控措施;2小时后,核酸快检筛查阳性后,就用负压救护车将其闭环转运至定点医院;为管控疫情风险,4小时后,2名无症状感染者居住小区实行封闭管理;5小时后,浙大紫金港校区实行封闭管理。


  浙江省及杭州市对11.25疫情,突出“早小严实、科学精准”,运用“源头查控+硬核隔离+精密智控”的防控机制,采取了有力措施,用最短时间、最小代价,取得疫情防控最佳效果。除上述2名无症状感染者外,本次疫情浙江无新增本土阳性感染者,浙江省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风险可控


  各地在做好重点人员健康管理的同时,也要确保健康人群的自由流动,未经省防控办统一部署,不得擅自出台“非必要不离市”等限制性措施。截至11月28日,杭州市全域为低风险地区,全省各地不得对来自西湖区、杭州市的人员采取"层层加码"的管控措施;已推行的不当举措,应立即予以纠正。


  与此同时,全省各地要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强社会面管控:


  从严从紧加强会议和活动管理。各地各部门要对近期计划召开的会议和活动进行重新梳理。按照“非必要不举办”“能线上不线下”的原则,从严控制各类会议活动数量和参会人员规模。必须召开的线下会议活动,要严格按照“谁举办、谁负责”“哪里举办、哪里负责”的要求落实疫情防控的主体责任和属地责任,根据最新疫情形势重新修订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审慎评估出席会议活动人员范围,落细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会议现场要加强人员健康管理和场所通风消毒。会前会中要完成健康监测和个人防护的各项规定动作,会议期间实行闭环管理,原则上参会人员不得外出。


  加强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管理。各单位要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切实“守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人”。对进出人员严格落实“测温、亮码、戴口罩”等措施,对工作人员加强“健康码”和行程码联动核查。一旦出现异常码或发现与公布的阳性病例轨迹有交集的风险人员,应立即向所在社区报告。严格做好人员因公出差和因私旅行管理,一般不得前往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进行公务活动和因私旅行,出省活动人员应加强健康监测,完成疫苗全程接种,做好个人防护,必须在出发前报备、返回后销号。


091222xfn98rxan9nnd68d.jpeg

发生在杭州的2个病例的溯源情况以及后续传播风险如何?

王桢:


  目前浙江省疾控中心已完成对杭州2例患者的新冠病毒的测序工作,结果经中国疾控中心确认为德尔塔变异株,病毒序列与上海病例高度同源,为同一传播链,感染源头为在外省市暴露于境外输入病毒污染的环境。从目前疫情涉及的沪苏浙等省(市)排查情况来看,疫情未造成进一步的传播扩散。


  浙江省在上海通报相关病例后,紧急对在杭州的两位共同就餐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排查管控,第一时间做了核酸检测,发现阳性以后,省、市、区三级联动开展应急处置。疾控部门对病例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对病例阳性检出前工作、生活和学习等场所进行了严密的排查,组织专家开展精准研判,从中找出风险区域和风险人群,及时采取风险区域封闭管理、密接次密接等涉疫风险人员排查管控、疫点终末消毒等措施。另外,浙江各地也通过协查、大数据排查和基层网格化排查等方式及时排查、管控上海、杭州感染者的密接、次密接和其他风险人群,截至目前全省在密接、次密接和重点筛查人群中未检出阳性情况。


  经专家综合评估认为,此次涉及浙江省的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总体可控,继续传播的风险较小。同时,为使疫情对各项社会经济活动和学校教学秩序造成的冲击降到最低,省疾控中心及时组织了省、市、区三级专家进行研判,在疫情传播风险总体可控的前提下,对前期进行封闭管理的相关区域逐步、有序解除各项封闭管理措施。


随着冬季来临,新冠病毒又将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浙江的疫情防控形势如何,公众如何更好的来防范疫情?

王桢:


  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处于高流行态势,新的变异株不断发现,疫情已呈现进入第四次流行高峰的趋势;今年7月份以来,国内本土疫情发生越来越频繁,涉及省份越来越多,防控形势严峻;在北半球进入冬季后,我国部分地区,尤其是有边境口岸和入境口岸的城市和地区,疫情防控形势将再次趋紧。浙江省在国内人员流动频繁,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发生由外省输入感染者或通过境外冷链物品引入病毒等导致本土传播疫情的风险也进一步上升。


  请广大群众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克服麻痹思想,杜绝侥幸心理,公共场所继续坚持测温、亮码、戴口罩等常态化防控措施,个人继续保持勤洗手、多通风、不聚集、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如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应及时到设置发热门诊(发热诊室)的医疗机构就诊,如实告知流行病学史和活动轨迹。非必要不去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时常关注自己健康码和行程卡颜色,如有异常应主动及时向社区、单位、住宿宾馆等报备。


  此外,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虽然新冠病毒出现了多种变异株,但现有新冠病毒疫苗仍然有效。因此,请尚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群众,尽快到居住地附近的新冠疫苗接种点接种疫苗。浙江省已开展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接种过2剂次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或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或1剂次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生产)满6个月的18岁及以上的群众可前往接种点免费接种加强针次疫苗。冬春季也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高峰,流感和新冠肺炎流行季的叠加,也将对疫情防控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请大家积极接种流感疫苗,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建议同时接种流感和肺炎疫苗,冬春季预防流感等其他呼吸道传染病同样重要。


091222gh1tfe4x1g6imi44.jpeg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发现外地疫情关联病例后,学校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进行有效管控?

邬小撑:


  11月25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发现外地疫情关联病例。在省市区各级领导和卫生防疫部门指导下,学校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从严从快开展疫情处置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坚决阻断疫情传播。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成立突发疫情处置指挥部,下设6个工作组分线开展工作。学校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学校迅速进入应急状态,积极配合省市区疾控部门全面细致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严格排查并落实重点人员管控。对经疾控部门确定的密切接触者和次密接者,全部实行了集中隔离观察。重点排查风险人群1864人,均已采取管控措施。目前以上人员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快速组织全员核酸检测。25日17时许学校实施封闭管理,当晚就开展了全员核酸检测。截至目前,学校面上已完成两轮核酸检测,共检测107286人次,另外根据疾控部门指导意见,28日下午对风险特别管控区域人群组织了第三轮核酸检测,检测6672人次,结果均为阴性。


  严格落实校园管控措施。紫金港校区实施封闭管理后,全校师生员工暂停所有聚集性活动和外出交流活动,教学活动立即转入线上进行。根据省市区三级疾控部门指导意见,研究制定校园滞留人员离开校区方案,按照严格查控、精准管控的要求,妥善安排符合规定的滞留师生及社会人员离开校区,并明确要求严格落实“2+14”健康管理措施。截至28日18时,已有7337人有序离开校区。


  强化校园生活各项保障。校区实行管控措施后,在省市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统筹加强物资配给,全力做好饮食和各项生活服务保障。及时开放体育场馆和149个空调教室作为临时安置点,提供铺位750个,提供御寒物资7300余件及一批生活和防疫物资,保障滞留人员应急生活所需。同时设立疫情防控办公室联系专线,做好各类信息公开。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做好师生心理帮扶,积极争取师生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目前紫金港校区师生学习生活工作情况如何?学校下一阶段工作如何安排?

邬小撑:


  自25日学校实施紫金港校区封闭管理以来,省市区党委政府及时指导帮助,社会各界对浙江大学给予有力支持,广大医务人员闻令而动,夜以继日,新闻媒体报道了齐心抗疫、共克时艰的感动瞬间,广大校友时刻关注母校情况,滞留人员对管控措施给予充分理解和配合,学校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都表现出良好的大局意识和精神风貌,这是学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遏制疫情传播的关键依靠和力量所在。目前,学校总体平稳有序。


  下一阶段,学校将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精神,继续在省市区疾控部门的专业指导下,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遭遇战”。


  继续织密校园防控网络,进一步突出精准防控,要求师生员工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规定和措施,做好自我防护,减少交往流动;进一步落实“网格化”管理,严格督促落实风险人群管控措施,坚决阻断传播链。


  进一步压实疫情防控责任,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及时研究解决疫情防控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好工作提示和应急处理。校院两级领导班子靠前指挥,深入细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心理疏导,确保师生思想稳定。


  适时调整防控机制策略,根据省市区疾控部门指导意见和疫情形势研判,完善下一步防控机制,动态调整防控策略。浙江大学将在第7天再次组织全员核酸检测。同时加强学校工作统筹安排,做好线上教学和其他工作,确保校园安全有序运行。


  完善疫情防控长效机制,认真总结学校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强化师生疫苗接种、日常健康监测、行为轨迹摸排和外出报备管理等,优化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完善校内外协同联动、快速反应的工作机制。


来源/温州发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评论0
手机版|小黑屋|浙公网安备 33038302330605号|龙港论坛 |浙ICP备19040956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回复 列表 顶部